CCCP ☭ 56
「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詩俗了人。」在下了雪的聖彼得堡,我們還必須去會一會詩人。
沿結冰運河南行,過了「義大利橋」(Итальянский мост),向東轉進 Italyanskaya Street。
這尊雕像名為 Pamyatnik Ostapu Benderu,是蘇聯小說《The Twelve Chairs》裡的人物。
很快來到本日朝聖地點:Подвал Бродя́чей соба́ки「流浪狗咖啡館」(Stray Dog Café)。
咖啡館位於地下樓層,得從人行道旁的階梯走下去。流浪狗形象的店徽乃 1912 年所設計。
自 1911 除夕至 1915 年間,這兒曾是文人騷客的聚會場所,同時也是歌舞戲劇的表演場地。
當時眾人想為這個地方起個名字,有人說:「我們不就像苦苦尋找棲身之所的流浪狗嗎?」
於是這間咖啡館便被命名為「流浪狗的地下室」,成為「白銀時代」文化菁英的生活重心。
作家與詩人聚集在這裡討論文學理論、朗誦詩歌,或演出戲劇、舉辦音樂晚會,蔚為風潮。
「白銀時代」(Silver Age) 指的是 1900 ~ 1920 的俄國文學運動,表現創新性的時代精神。
後來,地鐵站以其命名的馬雅科夫斯基 (Маяко́вский) 於此發表反戰演說後,遭當局關閉。
2001 年,原址重新開業;為了附庸風雅,我乃瑋特別展示剛剛買的 AK-47 步槍 T 恤,咦?
World Massacre tour,環球屠殺之旅,什麼鬼?回歸正題,這裡不僅賣咖啡,還有賣熱食。
其實菜單沒有英文,我們只有跟侍者說 Iced coffee、hot food、soup 而已,然後靜觀其變。
幸好端上桌的菜還行,hot food 是燉蔬菜和馬鈴薯塊,soup 則是佐鮭魚卵吐司的陶甕濃湯。
沒吃早餐的我們只吃這樣當然不夠,不過也不可能奢求在咖啡廳裡吃飽,暫時可果腹就好。
五光十色的浮誇系吧檯,不太有文學咖啡館的氣息,反而有來到林森北路舞廳酒家的感覺?
繼續展示令無產階級熱血沸騰的 Russian Army 紅星 T 恤、鐮刀斧頭 CCCP、俄軍雷鋒帽。
門上的塗鴉終於有我看得懂的 Carpe diem了!年少輕狂時,這句拉丁文一直是我的信仰。
店內四處擺放了小狗造型的意象玩偶,不勝枚舉,看得出來店家花了一番心思蒐集並裝飾。
牆上密密麻麻滿是簽名,不過從拙劣的筆跡來看,應該絕大部分都不是什麼厲害的藝術家。
在「流浪狗咖啡館」消磨近一個小時,花費 Rub 644;離去前,再跟儒雅的侍者合影留念。
接下來,目標鎖定東北方的「列寧格勒防禦暨圍城博物館」,想去看兩挺二戰防空高射炮。
首先,途經新古典主義「俄羅斯博物館」。於 1895 年開幕,是俄羅斯規模最大的博物館。
館前公園,有位瀟灑自若的男子,此君即「俄國文學之父」普希金 (Alexander Pushkin)。
大膽鴿子好無禮,竟敢在「俄國詩歌的太陽」頭上動土!害普希金透早起來就激一個屎面。
續經「俄羅斯民族誌博物館」,此館收藏了帝國時代及蘇聯時期疆域內各民族的文物薈萃。
再過來看到的是「米哈伊洛夫宮」(Saint Michael's Castle),俄羅斯皇帝保羅一世的住所。
城堡以王室守護神 Saint Michael 命名,跟法國「聖米歇爾山」(Mont Saint-Michel) 相同。
但此青銅像並不是 Paul I,而是「彼得大帝騎馬紀念碑」(Monument to Peter the Great)。
基座浮雕生動描繪「大北方戰爭」(Great Northern War) 俄羅斯擊敗勁敵瑞典的海戰場景。
這座宮殿很妙,感覺從每個面向看都不同,因為混搭了古典主義、文藝復興及哥德式風格。
唏噓的是,Saint Michael 好像沒有守護王室,因為保羅一世搬進城堡後 40 天就被暗殺了。
繼任者乃其子亞歷山大一世,也就是參與「三皇會戰」而後抵禦拿破崙入侵莫斯科的那位。
保羅一世遇刺之後,移作陸軍工程學校使用,故又稱「工程師城堡」(Engineers' Castle)。
循冰封的「豐坦卡河」(Фонтанка) 北上,隔岸多為貴族府邸,遠方是「潘捷列伊蒙橋」。
北端盡頭處乃「第一工程師橋」(The First Engineer bridge),因左近「工程師城堡」得名。
立於橋上西眺,莫伊卡河 (Мо́йка) 上的鄰居是 The First Sadovy Bridge,遙望喋血教堂。
右轉「潘捷列伊蒙橋」(Panteleymonovskiy most)。過河後,離那兩挺機關炮也就不遠了。
橋名取自基督教聖人 St. Panteleímon。在馬其頓 Ohrid 湖畔,也有一座以其冠名的修道院。
但不用跑馬其頓,左手邊就是「聖偉大殉道者與治療者潘捷列伊蒙教堂」。呼,名字超長!
Pestelya Street 7 號是情報員 Bи́ктор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Ля́гин 故居。寧死不屈,蘇聯英雄。
在「偉大的衛國戰爭」期間,即 World War II,自 1941 年至 1944 年,德軍圍攻列寧格勒。
時間長達 872 天,史稱「列寧格勒圍城戰」。大轟炸造成蘇聯近千萬軍民傷亡,犧牲慘烈。
要來看的便是「列寧格勒防禦暨圍城博物館」(Музей обороны Ленинграда)。咦,沒開?
The State Memorial Museum of Defense and Siege of Leningrad,居然有英文版的門匾?
扼守門口的兩挺機砲,有人獻上了鮮花。代表距今雖已 70 年,俄國人卻沒忘記這段歷史。
拿破崙沒做到的事,希特勒一樣也沒有能力完成。兩大橫掃歐洲的梟雄,都栽在了俄羅斯。
當德軍裝甲部隊挺進城南之際,連柏林的新聞報導都說:「列寧格勒的攻陷,指日可待!」
但蘇聯元帥朱可夫不同意,他回答:「不是列寧格勒懼怕死亡,而是死亡懼怕列寧格勒!」
★ Москва, 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