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e Hot 8.4
我特來尋找一條耶穌在兩千年前曾背負十字架走過的受難之路:「苦路」(Via Dolorosa)。
沿途並無任何指標,也沒有把握能找到,我僅能憑著腦海中的地圖,在阿拉伯市集裡逕闖。
東西向的 David Street 已到底,在賣大餅的攤位前與縱向的 Yahoudeia 甬道,成丁字交會。
這兒有一間 public toilet。那接下來呢?右手邊來的遊客好像比較多,既然如此,理當從眾。
竄入迷宮般的巷弄後,只能拿捏個大致方向。至於這樣走是否正確,就交由上帝來決定吧。
進入 Bab El Silsilfh Rd,向東直行。商鋪夾道,琳瑯滿目,永無止盡,教人深陷密集恐懼。
熱鬧的市場裡還有岔路可通往「哭牆」(The Western Wall),但先等我完成第一志願再說。
原以為會是一趟緬懷耶穌受難的朝聖之旅,結果沒想到一路走來居然變成了逛伊斯蘭巴札?
轉入 Haja'y 小巷往北。終於,被我乃瑋發現耶穌踉蹌之際以手扶壁所留下的大力金剛掌印!
此處,即「苦路」(Via Dolorosa) 第五站:Simon of Cyrene helps Jesus to carry His Cross
圍觀的路人甲「西門」就是在第五站這裡被羅馬士兵強拉,替氣若游絲的耶穌代扛十字架。
牆上黑色鐵鍋註記了羅馬數字 V;「苦路」共十四站,我橫柴入灶,暫無法顧及先後順序。
第三站:Jesus falls the first time under His Cross;第四站:Jesus meets Mary His Mother
耶穌總共跌倒了三次。第三站為當時耶穌初次跌倒之處,現址是間亞美尼亞天主教禮拜堂。
如此宗教歷史聖地,應該很莊嚴肅穆吧?也還好,門口攤販小吃,生意做得可是風生水起。
我以為現場會有絡繹不絕的信徒,前來思景憑弔。也沒有,好像只有我對「苦路」有興趣。
第四站緊挨著第三站,由門楣上所刻的浮雕畫作,一眼即知兩千年前這兒發生了什麼事情。
耶穌隨後於此,與親來探望的聖母瑪莉亞悲痛相會。但中庭怎麼成了業者擺賣的露天雅座?
西元 1881 年,原地蓋起了一座教堂。名字很貼切,就叫 Church of Our Lady of Sorrows。
相較於外頭街市的衣冠雜沓、人聲鼎沸,這第四站旁的教堂內竟然空無一人,安靜得出奇。
1981年,獻給瑪莉亞的「悲傷聖母教堂」列入 World Heritage Site of UNESCO 世界遺產。
電影《受難記》(The Passion of the Christ),對當年這段「苦路」的事件時序有清楚描繪。
另外,迷你影集《聖經》(The Bible),於第九集對耶穌令人不忍卒睹的遭遇亦有相當著墨。
來者心情想必都很沉重吧?實則不然,宗教的嚴肅性早已消弭無形於庶民生活的習以為常。
接下來轉角向東折進 Al Alam 街,亦稱 Via Dolorosa Street,繼續去尋找第一站和第二站。
巷口是家高掛奧地利國旗的 Austrian Hospice 飯店,前身可能為 Roman Catholic Church。
這條耶穌頭戴荊棘、扛十字架痛苦走過的 Via Dolorosa,反而少了川流不息的人群,真怪。
行至門牌 39 號的 Greek Orthodox Monastery,見門口寫著 Prison of Christ,我大吃一驚!
好奇一探,往地下室的牆上亦標示 Prison of Christ,這該不會真的是曾關押耶穌的地牢吧?
較扯的是,對面店家直接取名 Christ Prison Shop,簡單粗暴,完全沒有任何不敬的忌諱。
這就是我眼中的耶路撒冷。如同 Ha-Nezirot Street 的扶拱石梯,天上地下,彼此諧和共生。
那道橫跨的雙窗拱橋,可大有來頭,名喚 Arch of Ecce Homo,意思是「看哪!這個人!」
下令士兵鞭打耶穌的總督「彼拉多」(Pilatius),當時就是站在該拱橋上,說了這句拉丁語。
左右各為第二、第一站。正前方可見「橄欖山」(Mount of Olives),即耶穌被出賣的地方。
請認明牆上黑色鐵鍋數字。第二站:Jesus receives His Cross,耶穌受刑背負十字架之地。
斜坡上為第一站:Jesus is comdemned to death,耶穌在此被判死罪。目前是穆斯林學校。
如今第二站故事發生地已修建了兩間教堂。其一是「鞭笞堂」(Church of the Flagellation)。
其二是白色圓頂的「定罪堂」(Church of the Condemnation and Imposition of the Cross)。
據信此地正是耶穌在遭蒙最後折磨之前,受總督彼拉多審判的「鋪華石處」(Lithostratos)。
若由此街往東直去,會接至 Lion's Gate Street,直通耶路撒冷八座城門之一的「獅子門」。
現在,讓我們重頭開始,重新捋一遍「苦路」次序。第一站:Jesus is comdemned to death
第二站:Jesus receives His Cross;以及「荊冕堂」彼拉多嘲笑耶穌的「試觀此人拱門」。
此「荊冕堂」(Ecce Homo-basiliek) 隸屬「錫安修女院」(Convent of the Sisters of Zion)。
第三站:Jesus falls the first time under His Cross;返回至此,迎面巧遇祖國同胞旅行團。
第四站:Jesus meets Mary His Mother;同胞極訝異我倆竟能在此龍蛇雜處之地行走自如。
第五站:Simon of Cyrene helps Jesus to carry His Cross;相較生命的不順遂,這有何難?
我不用導航都能從馬薩大一路開來耶路撒冷了,這「苦路」雖然複雜,但應該難不倒我們。
朝第六站探索前進。最後從第十到第十四站都在「聖墓教堂」內,所以我再五站就破關了。
第六站:Veronica wipes the face of Jesus,薇若妮卡在此以方巾為滿面血汙的耶穌拭臉。
「Eli, Eli, lama sabachthani ?」我也想問:My God, my God, why hast Thou forsaken me?
~ MyGoal Jordan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