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尼愛陸劇 (三)
人間正道是滄桑.大江大海 1949 的 DVD 版
書市上目前紅火的是龍應台的大江大海 但我要跟你說那不算什麼
丹尼跟同學推薦的才是真正強悍的史詩鉅作 ~ "人間正道是滄桑"
國共內戰 勝者為王 敗者為寇 歷史則永遠是被勝利者所詮釋書寫
因此在台灣有關內戰的電視劇產量等於零 而大陸則是拍了上千部
所以若對教科書隻字不提的那段往事有興趣 可以轉向陸劇裡找尋
儘管早期以誇大戰功的歌功頌德居多 但是近期已多趨向觀點平衡
人間正道是滄桑就是這樣一部不慍不火 記載歷史傷痕的上乘佳作
此劇的劇本寫得爐火純青 "以家喻國"的文學暗喻貫穿了全劇主軸
大廈將傾 家業頹敗 兄弟鬩牆 從小人物的角度觀照了中國的災難
沒有任何政治人物角色出現 卻反而更忠實呈現了當時的歷史脈動
時序從國父逝世 北伐清黨 長征抗戰 一直演到了解放與撤退台灣
將國共爭鬥最不堪的三十年光陰 用血淚寫成最精采的歷史教科書
導演是我最推崇之"滿清末代王朝"的張黎 他導的戲總是張力十足
本劇他啟用的主角是當紅大腕孫紅雷 搭配曾演直臣海瑞的黃志忠
加上"袁世凱"孫淳與"慈禧"呂中 實力演員雲集飆戲令人大呼過癮
劇中還意外地穿插小人物愛情故事 雖是小品但仍處理得讓我動容
一齣民族傷痕大戲倒細膩得絲絲入扣 看似輕描淡寫卻是擲地有聲
劇中主角兄弟自入黃埔軍校開始 就分頭走上國共兩條不同的路途
一路分分合合兵戎相見 鬩牆糾葛的悲哀總透露著血脈相連的無奈
雖然共產黨人仍是被刻畫得有理想有抱負 全是視死如歸的革命家
而國民黨人依舊陰詭冷血 但已被溫和描述成價值觀不同的信仰者
只是各為其主不得不然 雙方都是歷史命運巨輪下掙扎生存的棋子
撇開政治正確不談 以純戲劇的角度欣賞 本劇堪稱登峰造極之作!
雖然多少有粉飾美化中共的粉味 並為十一建國六十周年慶賀吹擂
但是對岸能拍出這樣波瀾壯闊的史詩作品 還是頗為令人感嘆自傷
因為反觀台灣老是在偶像劇或韓劇影子裡打轉 每天都亂搞婚外情
若是故步自封耽溺於瞎扯 那麼看著對岸大國崛起也就別再眼紅了
以下看不慣丹尼的言論者請自行轉台 不要跟我說些五四三的東西
說到國共內戰的歷史戲劇 那麼這兩部"長征"與"解放"就不得不看
儘管赤色宣傳泛溢全片 卻是了解當年惡鬥血戰過程最佳的教科書
這兩部都是由唐國強擔綱演出"毛澤東" 同時他也身兼導演的工作
兩劇的基調節奏都差不多 類紀錄片色彩拍法比較僵化難以咀嚼些
"長征"講述的是民國二十三年 共軍遭國軍圍剿而逃竄的慘烈過程
當中亦論及了在長征路途中 毛澤東漸漸掌握中共核心權力的竄起
雖然幾乎都是打了敗仗的大逃亡 但還是給拍得像天天打勝仗一樣
總之國民黨的軍隊就是無能 並為共軍像打不死的蟑螂而沾沾自豪
"長征"由陳道明演"蔣介石" 眼神眉宇間頗有不怒而威的領袖氣質
至於唐國強就更不用說了 舉手投足活脫脫就是毛澤東上身的翻版
此外劉勁的"周恩來"也是一絕 相貌的化妝搭配出色演技極為傳神
連同朱德劉少奇、彭德懷等一票人物 簡直如同從歷史走出來一樣
主題曲激昂有型 詞出毛澤東的"七律長征" 算是長征過程的總結:
紅軍不怕遠征難 萬水千山只等閒
五嶺逶迤騰細浪 烏蒙磅薄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橋橫鐵鎖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軍過後盡開顏
國民黨在紅軍長征中圍剿失敗 實因各路軍系之各懷鬼胎未盡全力
待對日抗戰紅軍趁機坐大 光復之後想要殲滅共黨也就更加困難了
"解放"一劇從抗戰勝利開始演起 班底幾乎都是"長征"的原來演員
但國民黨這邊最重要的蔣介石換了馬曉偉來演 火候上稍差了一點
想了解這段台灣不願意去碰觸的歷史 只好繼續從對岸的文宣下手
只是"自由的燈塔 民族的偉人" 變成了"反動的獨夫 民族的罪人"
國民黨一夕間丟掉江山 看似是失道寡助加上經濟崩潰的註定結局
但是共產黨的宣傳戰和情報戰 才是以軟吃硬獲致最後勝利的主因
別問我這些"為匪宣傳"的片子是從哪裡來的 問了我也不會告訴你
即使你拿到了這些片子 你家的播放器也不一定能讀陸製規格的片
總之看待歷史有很多的面向 不是假裝不知道有解放這回事就算了
不過台灣出版品管制還真的蠻自由開放的 至少進口時沒有被攔截
大陸軍事戲劇之精采輩出 其實已經到了台灣戲劇望塵莫及的境界
再來介紹一齣"我的团長我的团" 雖然片名很奇怪 拍法也很另類
但本劇是以拍電影的精神拿來拍電視劇 水準之高 令人刮目相看
導演有心讓此劇變成中國版的"諾曼地大空降"(Band of Brothers)
儘管特效上還是差了好萊塢一截 但有些戰爭場景真的拍得很棒!
"我的团長我的团"罕見地是以抗戰時期的滇緬戰役作為故事主軸
同時也是極少數對於國民黨軍隊之英勇 作出正面肯定的軍事戲劇
片中以虛構小兵的戰場苟活度日 悲憫傳述著血跡斑斑的國族傷痛
在台灣早已被遺忘的過往 對岸卻是用嚴肅心情來看待歷史之教訓
看著國軍手持著破舊的武器 用鮮血換取生命的尊嚴與抗戰的勝利
我的心不禁絞痛了起來 人家是用這種態度在記錄著民族的血淚史
用戲劇的方式提醒著日漸養尊處優的人們 不要忘了和平得來不易
而咱的社會只有酸來酸去的政治語言 永遠在無意義的議題上打轉
談到國共內戰之共軍勝利 就不得不看看農民起義的前輩太平天國
"太平天國"跟"長征"一樣 是屬於比較早期成熟度不足的戲劇作品
戰爭場面過於冗長繁瑣 攻城戰也只有一味地雲梯攀上及火砲狂轟
但是在太平天國的人物性格刻劃上 卻是清清楚楚一點兒也不含糊
以前難背的東王西王南王北王 看完以後保證是爛熟於胸倒背如流
太平天國是共產黨紅軍師法的對象 也是無產階級農民革命的先驅
天國建立初期聲勢浩大 但後期攻入南京後因自滿現狀反遭致覆亡
太平天國失敗的教訓 一直是毛澤東等共產黨人所惕勵的前車之鑑
所以當紅軍取得相對優勢時 便毫不和談迅將國民黨部隊趕盡殺絕
除了太平天國 毛澤東欣賞學習的對象還有楚漢爭霸的漢高祖劉邦
同是平民起義 共產黨基本上所運用的就是劉邦的流氓無賴式戰法
當力量不足羽翼未豐時就暫先委身求和 待實力茁壯後再一舉殲敵
儘管蔣介石曾如項羽一般叱吒風雲 到頭來還是被老毛給拉下馬來
最後有關國共內戰的電影 有部媲美"太極旗生死兄弟"的"集結號"
"集結號"演述的是民國三十七年冬 極慘烈的徐蚌會戰(淮海戰役)
這是國共兩黨投入全部主力的最後決戰 戰爭結果決定了成王敗寇
故事本身倒沒有多大政治意涵 主要均著眼在主角思索戰爭的沉痛
儘管共軍最後是勝利的一方 但再大的榮耀也換不回犧牲者的生命
戲劇是文化極重要的一環 也是社會教育與百姓密切接觸的最前線
對岸的戲劇文化正持續發光發熱 在歷史的廢墟中挖掘珍貴的寶藏
怎奈台灣仍劃地自限夜郎自大 殊不知 MIT 早已比不上 MIC 了...
(綠色同學不爽請勿回應 我懶得跟你們再打內戰)
~ 丹尼愛陸劇 系列待續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