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e Hot 8.2
Once I traveled along the shores of Dead Sea. I wanted to describe the sights. I was quiet.
高舉浴巾充作陽傘,以抗烈日,我走完通向 Ein Gedi Nature Reserve 出口的最後一哩路。
猴子牽到以色列,還是猴子。公園正門口休憩處的茅棚支柱,已淪為猴子們攀爬的遊戲場。
售票亭為圓心,向上撐開一把巨傘。不難理解太陽有多可怕,才會造就出這樣的龐然大物。
園方貼心設置的水龍頭為飲用水,非洗手台,請勿浪費;尋個座位,拿出乾糧,坐下來啃。
猴子不僅出現在馬路上、山道上、高架快速道路上,現在只要能耍猴的地方,牠們都想耍。
炎炎荒漠中,喜得如此一廣大蔭涼綠洲,可容我暫且躲避日頭。感恩之情,不免油然而生。
一向深信「神創論」。如今看來,達爾文認為人類由猴子演化而來的「進化論」也有道理。
Ein Gedi 就此劃下句點。身上泳衣已乾,直接坐進車內,準備一路奔向目的地:耶路撒冷。
沿 90 號死海公路北上。隨行攜帶小爛喀秋莎音響,所播放的是 John Lennon 的 Imagine。
一曲唱完,見路邊正好闢有觀景台,順勢便停了進去。好一處旖旎風光,得來全不費工夫。
倚坐白石,對望藍海,對岸約旦朦朦朧朧。The Dead Sea is below us. Above us only sky。
眼前迷濛之美,直如琉璃幻境,令人屏息。即使驕陽當空,我亦甘願在此流連,駐足不移。
租車三日,甲地 Eilat 租,乙地 Jerusalem 還。沒想到,居然還有路邊絕景的 bonus 紅利。
此時,一輛巴士疾馳而過,車上靠窗一排的旅客,目光直楞地盯著我乃瑋身後的幽夢汪洋。
當下真心覺得,如果我是坐在巴士裡,瞥見這般絕色,卻不能下車欣賞,一定會十分扼腕。
慶幸這回做了以色列租車自駕的正確決定,否則此刻的我,怎能忘情睥睨死海的橫無際涯?
且看沿岸淺灘處,其水色竟有如渡假海島般的藍綠漸層交錯,似琥珀剔透迷人,煞是夢幻。
不過,自駕也並非完全隨心所欲、想停就停,還得先有像這樣安全無虞的避車彎可停才行。
路過遊客見狀紛紛下車取景,搔首弄姿者有之,雲淡風輕者有之,模仿攀崖仰攻者亦有之?
於耶路撒冷盤桓三日後,屆時將回到約旦的死海凱賓斯基,也就是現在的對岸,再住三晚。
這片死海究竟值不值得我由西往東、又自東向西,反覆看上千遍也不厭倦?答案不言而喻。
翻身上馬,續行未遠,又來到另一處有巨石堆疊的避車彎,同樣拓有視野廣闊的觀景平台。
所不同的是,此處設有公路圍欄,還有個乍看平凡的解說牌,待我湊近仔細一看,卻發現…
上頭有段耐人尋味的詩句,由以色列最偉大詩人耶胡達.阿米亥 (Yehuda Amichai) 所寫。
最精彩的神來一筆,當屬 And I was quiet 之後的 He saw, He understood,無盡蕩氣迴腸。
有些曠世景色,唯心能感受之,言語只是累贅。現在我也可自傲地說:I saw, I understood。
因為想省錢,沒有租導航,當年 2013 也沒換智慧型手機,那該怎麼去耶路撒冷的飯店呢?
丹尼姊夫認識一以色列警官 Boris,丹尼此番受命順便帶伴手禮台灣茶葉,前去拜訪 Boris。
進入耶路撒冷後,駛入 King David Street,前方高塔,便是我們要入住的 YMCA 3 Arches。
耶路撒冷最奢華的「大衛王酒店」(King David Hotel),就在咱無產階級住的 YMCA 對街。
停妥車,走進大廳。旅館名為 YMCA Three Arches Hotel,仔細數數,好像不只 3 Arches?
究竟我們是如何順利開到的?答:仰賴聖城在地警官 Boris 來信 email 所給予的詳細指示。
節錄如下:Follow indication to Jerusalem (the sea must be on your right hand all the time)
After 45 mins of driving you will see a gaz station on your left side. Turn left on gaz station.
Uphill for 5 km. You will come to the military block-post under the roof. Keep on the left line.
Go through a tunnel. After the second traffic light the road will split. Don't go left, keep right.
On the next traffic light turn left, this is the Road Number One. Keep straight with the road.
就這樣,依靠 Boris 有如精密作戰指引般的紙上導航,我們硬是完成了這項不可能的任務。
休息過後,來至櫃檯,表達請求。少爺隨即拿了鑰匙,引領我們前去通往六樓的秘密電梯。
出了六樓電梯門,再向上爬一段旋轉梯,便可登上塔頂。高塔投影處即 King David Hotel。
是的,這就是 YMCA 房客專屬的登頂權利,也是我為何選擇住這家 Three Arches 的原因。
俯瞰下方,高樹旁的庭園戶外座椅區,應是明天吃早餐的地方。古城鬧中取靜,難能可貴。
YMCA Three Arches Hotel 建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 1933 年,光憑這點,就足夠吸引我。
而 YMCA 的鐘塔,還是當時全耶路撒冷最高的建築,跟紐約帝國大廈是同一位建築設計師。
塔頂的露台,環刻有耶穌十二門徒的雕像,這三位依序是 John、Philip、James the Elder。
遠方金色圓頂,是耶路撒冷最具爭議性的建物:伊斯蘭教聖地,聖殿山 Dome of the Rock。
無言,獨上塔樓,腳下多少千年的愛恨。剪不斷,理還亂,這情仇,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
夕陽照著臉龐,那歷史的衝突痕跡異常安靜,我居然來到了耶路撒冷。想想,真不可思議。
Have you ever seen such a heavenly sight in your life? If not, could you really understand?
~ MyGoal Jord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