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晨起開門雪滿山,一種清孤不等閒。」清.鄭板橋《山中雪後》winter trail of Fiescheralp
Matterhorn 即使與此地相隔將近 60 公里,朝陽照耀之下,線條立體分明,依然清楚可辨。
腳下這片 terrace 乃 Hotel Eggishorn 的觀景平台。收納整齊的桌椅,說明雪季無用武之處。
想像換成是夏天,憑藉其得天獨厚之視野,灑滿桌椅攬客,杯觥熱絡可期,定能大發利市。
不過有些景象是夏季看不到的:譬如 check out 的旅客要去纜車站,還得以雪橇運送行李。
當初因顧及這一點,才訂了離纜車站最近的 Hotel Alpina,意欲自立自強,不假他人之手。
通體黑黝的「少女峰飯店」(Hotel Jungfrau),有名不符實之嫌,這兒是望不見少女峰的。
向著遠方的 Matterhorn 前進。穿出樓層高蔽的旅館區,走進了以 chalets 為主體的雪白裡。
Fiescheralp 之所以中選為三晚不過崗的據點,心儀者,正是其海拔 2212 公尺的不群高度。
主力景點雖是登 Eggishorn 一覽 Aletsch Glacier,然殊知平凡村野,未必無沉魚落雁之美?
世人旅行,多採「點狀」。如一枝蘸附了墨汁的毛筆,甫觸紙面,未及暈開,便隨即抽手。
我則盼望筆尖能停在紙上久些,讓「點」可以展射成「線」,或染開呈現更廣闊的「面」。
點點飛花,看似滿紙忙碌奔舞。可空白之處,相比之下,實則更多。凌亂之中,自曝虛無。
落下的「點」再多,終究難以勾勒出動人的丹青,遑論渲繪成令心靈感到諧和的藝術作品。
這個世界的轉動速度,本就讓人感到窒息了,何苦又把旅行弄成拼命劃重點、或似趕業績?
不如放慢腳步,讓自己可以好整以暇去感受、欣賞、沉澱、融入。尤其是,當你身處瑞士。
「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不積盈尺之雪,無以知深冬之美。
現代作戰的摩托化 (Motorized),在此也應用於迎送,瞧履帶車上的客人樂得是合不攏嘴。
恰好對照右邊一組房客正吃力地將行李給扛上人力雪橇,高下立判。人世不公,四海皆然。
紫色標示牌指著 Fiescheralp-Lax 雪橇滑道由此去:總長度 11 公里,下降高度 1150 公尺。
據稱穿過森林後,便可抵達山下的 Lax。然後坐車返回 Fiesch,再搭纜車回 Fiescheralp。
聽起來很好玩?但這項運動可是技術活兒,因為 Technical requirements 等級為 Difficult。
在這宛如天堂的高海拔雪山進行 sledging adventure?怕是還沒滑到山下,便先上了天堂。
自忖無力完成,所以還是腳踏實地就好。今日看看能否一路走到高原三連村的 Bettmeralp。
經過前晚一場大雪,再加上昨天霧鎖整日,皆似為今晨的乳霜純白,做一番最柔麗的鋪陳。
阿雷奇高原 (Aletsch Arena) 與一般的行山體驗極不相同,不僅視野開闊,而且平坦易走。
夏季這兒或許是一片賞心悅目的綠野山坡,但冬季 Aletsch Plateau 之美,才是更勝一籌。
蓋青山莽林易求,漫嶺皚雪難得。更何況路線已先剷平了積雪,更加如履平地、顧盼自如。
停步回眸,定睛一望,竟不由得看得痴了,當真是「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的仙靈寫照!
俯瞰山谷,知我已遠離凡塵。眼界與連綿群山等高,吐納之間,無不清新,心亦隨之滌淨。
數排木屋灑綴雪坡,澹泊靜好,好似不食人間煙火的化外之地。美若出水芙蓉,不可方物。
如此粉妝玉砌的銀白世界,冰鎮心境,雜思盡消。飄飄然之際,彷彿進入了另外一個宇宙。
「旅遊和旅行的最大區別,在於旅遊僅僅是用雙腳與眼晴,而旅行還要帶上靈魂和夢想。」
許多人以為足跡踏遍各國,就叫做旅行。行程滿檔、嚐盡美食,更加自豪。我不這麼認為。
我的旅行,目的是尋求各種未曾見過的地球之美,將雙眼所見的震撼,默化為心靈的感動。
「我們常常必須閉上眼睛才能感受美,因為眼睛是其他感官最大的障礙。」蔣勳曾這麼說。
每天都有一群觀光客擠在羅浮宮的展間裡,努力往上跳,只為看一眼〈蒙娜麗莎的微笑〉。
然後在踮腳翹首、筋疲力竭之後,喘著氣說,終於看到了。「其實他們什麼都沒有看到。」
走在 Fiescheralp 雪原上,馬特洪峰兀立於遠方天際線。我閉上眼,這幅圖畫,依然清晰。
「生活中的美學,應該是不按照別人安排的。」而旅行中的美學,亦應是屬於心靈層次的。
旅行,旅心也。心若不能自由奔敞,只圖分秒必爭、到此一遊,又何談真摯感受天地大美?
剛剛從斜坡恣意螃蟹切下來的滑雪客,才一轉眼兒的功夫,已變成螞蟻般大小的黑點遠去。
我期盼能將旅行當下的愉悅及感觸,於相片裡呈現出來,而非人像與景物進行生硬的合成。
拍照之於攝影,好比旅遊之於旅行,一體兩面。故旅遊泰半只能拍照,旅行方可論及攝影。
「博士可能毫無美感,但不識字的農夫,卻可以看得到月光的美、看得到稻浪翻飛的美。」
始終認為:攝影與拍照最大的差異,不是技巧,而是情感,是美學。就像旅行迥異於旅遊。
在 landmark 美景前合照,是的,那很重要。但是那沒有靈魂,就跟整型過的塑膠臉一樣。
所謂 IG 美照,「那只是作假給別人看,當我們失去了人的原點,談所有的美都是假的。」
曾幾何時,旅行變成了遊歷的炫耀,一種需要信徒追隨點讚的宗教。卻離共鳴,漸行漸遠。
「要麼讀書,要麼旅行,身體和靈魂,總要有一個在路上。」我不行,我兩個都要在路上。
Belalp.Fiescheralp.Zermatt.2019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