㉝
走了一趟 St. Magdalena,眾裡尋他千百度,最終才知最美的,其實是我小爛陽台的風景。
坐在 Panoramaweg 第四把交椅上乘涼,左右上下無一人往來,心靜思澱,倍感暢意舒快。
前方圖畫開展,望之柔和療癒;美中不足的,是山屏上揮之不去的雲影,及教堂前的禿地。
好奇地往右再探了一小段路,景色無異,遂止步回頭。至於更上方的山徑,則已無意窮索。
就此折返下山。近午才出門,只在 St. Magdalena 小村莊裡走走,竟也消磨掉了一個下午。
弘一大師李叔同填詞之《送別》:「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傳唱至今已逾百年。
意境優美,然畫面僅止於想像;如今在 St. Magdalena,我終於懂了何謂「芳草碧連天」。
文不只可以載道,還可以載「景」。透過文字,於表象的客觀描述下,蘊湧更豐沛的情感。
影像的載體雖已隨科技而畫質精進、真實重現,但繪畫與詩歌,才是深植人心的雋永昇華。
箇中緣由,乃藝術及文學不光寫景,尚能寫意。在觸動心靈的溫度上,有著光譜性的差異。
迂迴下至 Bühler farm 處,烏衣巷口斜,尋常百姓家。待我躡手躡腳、深入探索推敲一番。
別小看是個農家,其建築採特殊的懸跨空橋設計,連路旁石牆亦鑿留空間,來作擺飾美化。
道路盡頭是另一棟喚作 Lippenhof 的房舍,至此已略感打擾之疚,便不過去了,就此折返。
走回才發現 Bühler farm 的屋頂裝設了太陽能板,燦爛的 Dolomites 陽光,點滴都不浪費。
漁樵耕讀於此,坐擁遼闊美景;世人千里追尋的驚嘆號,原來只是人家門前稀鬆的句讀耳。
得天獨厚至斯,卻甘於自給平凡。若是在台灣,就算不改建成飯店,至少也開個民宿賺錢。
但 Bühler farm 偏偏沒這麼做,寧教天下人在他的門前流連,也休教人分佔他的天下無雙。
結束 Panoramaweg,過了小橋,又經 Blauer farmstead 農家。那陽台和木椅,令人心羨。
禿了的那塊地,破壞畫面的禍首之一。也罷,True beauty lies in the cracks of imperfection.
山谷間唯二訪客的 St. Magdalena 夏日午後,真可謂:「天之涯,地之角,旅人半零落。」
遙望剛剛走過的之字形 Panoramaweg,草原遼曠,屋舍儼然,彷彿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
The grass is always greener on the other side?In my vision, the grass is green all around.
時見幽人獨往來,歸來轉覺情懷動。小路邊沒有殺君馬者道旁兒,只有默默守護的小神龕。
自然純淨,青山綠野。這回雖無緣在此住上幾天,晃悠了一下午,也算對得起這片風景了。
返回聚落,正面迎來 Geisler group 霸王舉鼎式的鋸齒屏風,果然是人間少有的絕色村莊!
不知 JasonWu 住的是哪家民宿?總之我在 booking.com 找到的僅存兩家,實在訂不下手。
我乃瑋的要求很簡單,第一要有陽台,第二陽台得要面對鐵鎖橫江的 Geisler group 連峰。
居民僅 370 人的 St. Magdalena,今實地勘察,能滿足篩選條件的飯店及民宿,恐怕不多。
或因房屋地勢座向,或受其他建物遮擋,看來看去,村子裡真沒幾戶能達到我乃瑋的要求。
然而,未能如願入住前人讚不絕口的世界級美景之中,只能退而求其次,不免仍有些介懷。
難以淡去的記掛,再加上想看白雪漫野,埋下了日後欲於冬季重返 St. Magdalena 的因子。
不是說說而已,一年之後的 2018 年底,真的訂了中意的 Hotel Tyrol 高樓層陽台房十一晚。
可惜最終 St. Magdalena 還是成了 2019 馬特洪峰的前傳,命運終究沒能帶我再回來這裡。
離開 St. Magdalena 後,時間尚早,索性繞回 Val di Funes 谷地前一站的 St. Peter 瞧瞧。
左彎右拐,小路直上兩天前住了一宿的 Hotel Gsoihof 附近,那日清晨我們亦曾散步至此。
退而求其次的 St. Peter,畢竟不是最佳選擇。風光雖好,惟 Geisler group 的佔比弱了些。
這條下山切回幹道的山路也挺妙的,寬度僅容一車通過,萬一剛好碰到對向來車該怎麼辦?
本來是想補拍 St. Peter 的晴日午後山景,無奈 Geisler group 不賞臉,硬是被陰了一整片。
既如此,便不久留,往 Pension Sass Rigais 打道回府。左邊即 St. Magdalena 村莊入口。
途經地標 Church of St. John of Nepomuk in Ranui,隔著柵欄拍了幾張,山體太黑,失敗。
慶幸昨兒個走 Adolf Munkel Weg 上 Geisleralm 的時候,Geisler group 可是全身閃亮登場。
今天反正在 St. Magdalena 的構圖中,Geisler group 只是作為配角,加權減分受影響較少。
視當日天氣實際情況,彈性做最合理的行程安排,就是為了爭取 Dolomites 之美的極大化。
Zanser Alm 管制哨亭的人員已經下班,無人攔阻,可長驅直入開回 Pension Sass Rigais。
公車 340 正準備離去。盤算於冬季重返 Val di Funes 時將不再租車,得好好利用大眾運輸。
前天來的時候是停在民宿後方的停車場,今日改停到前面,也有利明天搬行李 check out。
先回房休息,再下樓吃晚餐;一晚 half board € 90,菜色竟然還每天有變化,真教人感動。
傍晚,籠壓山頭的濃雲總算散去。忽然覺得,我 Sass Rigais 之門前景色,才是真正極品!
或許,他日我該重返的,不應是 St. Magdalena,而是 Pension Sass Rigais 才對,可是…
可是 Pension Sass Rigais 似乎因整修而早已停業了… 「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 UNESCO World Herita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