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enge ~ August part 2
受「梅莎」颱風外圍環流影響,那本該是個屬於風雨的日子,卻迎來了意料之外的晴朗。
這個夏天動不動就「像極了愛情」,我倒覺得擁抱莫測命運的無常,更「像極了疫情」。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心晴、雨亦晴,心雨、晴亦雨;試問浮生若何,亦是風雨亦是晴。
30/Aug/2020 :基隆客運 1062 金瓜石勸濟堂,目標為全台最短最美的「報時山步道」。
原亦有意挑戰「無耳茶壺山步道」或地質公園的「外星石頭陣」,但一切皆由天不由我。
「報時山步道」全長僅 166 公尺,丹尼的膝蓋都還沒開始痛就走到了,得來全不費工夫。
禍兮福所倚,拜疫情所賜,只能島內移動,不然我壓根兒不會去研究東北角這部山海經。
沒想到金瓜石這一帶的山脈這麼漂亮,青翠蔥鬱,且起伏有致,連步道設計都恰如其分。
九份不及此地壯闊,外澳也未有這等高度,小小「報時山」甫一登場,便令我驚豔不已。
是山風抑或海風?拂面掃盡八月底的炎燠;是湛藍還是綠意?一舉抹消這個夏季的憂鬱。
之前出遊累積的點點滴滴,瞬間變成像是為了今日「陰陽海」這場大戲的暖身序幕而已。
世界不只藍綠,尚有不容忽視的紅色;一旁「天間車遺址」廢墟之美,也值得駐足玩味。
今天海上的雲朵好美,其實不上「報時山」也無妨,停車場旁觀景台景色一樣不打折扣。
「天間車遺址」原為「六坑斜坡索道」的操作室,現已成徒然緬憶歷史遺愁的紅磚殘垣。
金瓜石礦業興衰,雖早似雲煙飄逝,卻替眼前的亮麗風景,鋪埋下一層濃厚的人文底蘊。
「六坑斜坡索道」達 45 度陡,下通「本山六坑」,筆直俯衝陰陽海,續接「無極索道」。
本想循此道一路下切「十三層」,考量安全,又發現有「金水浪漫號」可搭,故而作罷。
沿馬路向前,抵「茶壺山步道」登山口。觀此刻山雨欲來,來日方長,不如留待下回吧。
開車者再往上駛,另有登山捷徑;雲朵時而飄遮雞籠山,忽明忽暗,與陰陽海上下呼應。
旁邊也有「神隱少女隧道」,反正台灣只要有隧道就牽扯神隱少女,你說是,那就是吧。
這條好散步的濱海郊道有個華麗的名字,「浪漫公路觀景台」,漫徊其間,天淨心舒恬。
返回勸濟堂,搭一小時一班的「 891 金水浪漫號」下水湳洞,巧遇在地耆宿導覽員阿宏。
途經「黃金瀑布」,這個我們沒興趣,車拍就好;隨後繞進「十三層」上方的長仁社區。
司機一直說不遠處有個涼亭,風景非常漂亮,沒計畫的我們聽到這句咒語,立即跳下車。
步行七八分鐘後,循康樂台旁石梯登臨涼亭,哇!這不正是「十三層」經典拍攝角度嗎?
原來這兒便是傳說中的「長仁亭」,想不到司機大哥一句話,竟造就了幸運的不期而遇。
由於巴士班距恰為一小時,所以正好可悠哉地在「長仁亭」下乘涼觀海,愜意消磨時光。
「十三層」全名「水湳洞選煉場遺址」,被譽為「礦山上的布達拉宮」、台版「龐貝」。
以「黑金剛大山」及下方的濂洞里為襯,我想此刻「十三層」依山傍海之美,已臻極致。
隨興的 bus hop on hop off,搭乘大眾運輸工具雖緩慢費時,卻讓我掇拾回了旅行的趣味。
游移於「十三層」上方,俯瞰「陰陽海」,調色盤內的雙色顏料正相互暈染,水乳交融。
再上車,下一站「水湳洞停車場」,此處正面仰視「十三層」,果有幾分布達拉宮氣勢。
「濂洞里遊客中心」站下車,向來少有正評的我,對此一候車亭也禁不住爆出連聲讚嘆。
面對蔚藍大海,回首是盤踞青巒的「十三層」及最高「茶壺山」,幽靜無人,風景獨好。
拾階吁吁而上,來到以溜滑梯聞名的「濂洞國小」,校園整修暫不開放,今日少一亮點。
不過現在比溜滑梯更紅的是一旁的陰陽海階梯,與下方濱海公路戲稱為台版小「鎌倉」。
我覺得「偽出國」這種概念,在很早很早前就已經盛行了,不然哪來這麼多「台版」哩?
Google 打上「台版」兩字,一堆解構式的語彙蹦出,創意之下隱藏沉重的文化從屬關係。
整天喊主體性,骨子裡卻淨是寄生與攀比,一種不自覺的不完滿,溢流時代的蒼白虛無。
柑仔店旁的階梯,通往八月份最終回的句點;白色的《玫瑰山城》,需要耗費點兒體能。
想看點燈,特別指定了從房間內或陽台皆能直眺「十三層」的 201 房型;(TWD 3000)。
隔壁共通的陽台,則是滿滿陰陽海和蔥燒獅子頭;山城靜謐,惟雲朵不得閒地移形換影。
須臾大雨瓢潑,海是陰中帶陽,天是雨中帶晴。「娘子呀,快跟牛魔王出來看彩虹囉!」
凡海景必稱無敵,唯一的 Achilles' heel,是那些不甘寂寞冒出頭的白鐵水塔和突兀天線。
右仰青山可療癒,左俯碧海任清滌,展望「十三層」之角度極佳。整體而言,瑕不掩瑜。
記取外澳挨餓教訓,晚餐預先訂了《甜蜜屋》的海鮮燉飯,另外點了墨魚披薩和肉桂捲。
傍晚的雲彩瞬息萬變,最右邊像極了兩隻對望互語的小狗,耳朵及翹起的尾巴活靈活現。
除了海景,相中此地暫泊一晚的原因,尚有其近水樓台便於夜觀「十三層」點燈之地利。
然而懶得攜帶相機出遊的結果,就是「十三層」在 Samsung A7 的鏡頭裡徒顯虛弱無力。
囚島的夏天,生命像是一座廢墟。空洞的靈魂,正據四行倉庫與蔓草作最後的負隅頑抗。
《All is Vanity.八月號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