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rez de la Frontera ~ 雪莉酒的故鄉 赫雷斯

還沒有造訪米哈斯,也尚未尋著哥多華,卻不料是先在赫雷斯,

看見安達魯西亞的鮮花白牆,這兒雖非百花巷,花兒一樣清香。

Sevilla ~ 塞維亞的迷宮 聖十字街 Barrio de Santa Cruz

有位作家寫得好 "如果安達魯西亞的靈魂是塞維亞,那麼塞維亞的靈魂就在聖十字區"。

步入了宛如迷宮的聖十字街,巷弄裡斯人獨自彈奏悲傷的吉他,心碎的音符 悠然空迴。

聖十字街曾經是舊猶太人區,白牆與花朵,仍殘留猶太人風味。

十七世紀以後,塞維亞的貴族逐漸移居此區,增添另一番芳華。

說到西班牙的猶太人,就不得不從頭略敘一下西班牙的歷史。八世紀初,

西哥德王國衰亡,伊斯蘭教徒趁機入侵伊比利半島。

此後的數百年間,來自北非的摩爾人,創立了輝煌的回教王朝。

將阿拉伯世界的工藝美學等知識,融入並豐富了西班牙文化。

然而伊比利半島上,少數的幾個天主教王國,仍不時意圖復興。由基督教徒發起的,

收復國土運動(La Reconquista)從未停歇。 1469 年,卡斯提拉王國(Castilla)女王,

伊莎貝拉(Isabel),與亞拉崗王國(Aragón)的國王費南度(Fernando),結為連理。

兩大王國的聯姻,主要就是為了要驅走伊比利半島上的摩爾人。

1492年,收復國土運動完成,格拉納達王國滅亡,回教燈火熄滅。

戰爭勝利之後,西班牙人將所有不信基督教的異族都驅逐出境。

但唯獨留下了猶太人,這也是為何許多城市都有猶太區的原因。

至於為何猶太人能得天獨厚,被基督徒恩允得以留在半島上呢?

那是因為猶太人的馴馬技術高超,西班牙人欲利用猶太人所致。

訴說完了猶太人的歷史,且讓我們來感受一下西班牙的陽光。

這裡是聖十字區迷宮巷弄內的一個橘子中庭,我們在此休息。

燦爛奪目的陽光,把雪白的外牆照射得光潔無比,絕美亮麗。

我愛極了這畫面,純藍、純白、純紅、純綠,還有我美麗的乃瑋。

我是偏執的"藍天派"加"角落派",一旦我發覺某個角落超美的,

若不拍個十張八張是不會過癮的,我超愛橘子中庭的這處角落。

我們在此處休憩許久,徹底感受西班牙引以為傲的燦爛陽光。

離去之前還在上圖的這家紀念品店,買了迴旋塔的精緻模型。

這家鵝黃色店面是販賣"塞維亞之水"的香水店,塞維亞之水有著淡淡甜甜的橘子香味。

聖十字街區裡街角牆上,都會有宗教意味的裝飾畫磚,連底部都要來段華麗的鐵欄杆。

走回了大街,又看到超現代感的電車,電車與古典街燈及回教風格的街景 實在是不搭。

時近中午,步行去餐廳吃飯,又經過了大教堂,這兒似乎是塞維亞大教堂的正門。

發覺西班牙人好像很喜歡用磁磚,作為拼貼牆飾或招牌,很有突尼西亞的味道。

第二張圖跳舞的黃色精靈是什麼? 答案就在遊記某一篇,我也是端詳很久才發覺的。

這條大街上的建築都很有伊斯蘭的味道,尤其是盡頭這一棟。

走在與車軌平行的街上,目光很難不被她獨特的外觀所吸引。

拱門、廊柱、圓頂、濃厚的伊斯蘭風格,交織成奇特瑰麗的景象。

神秘的異國風,我們好奇是什麼樣的人,會住在這樣的房子裡。

今日塞維亞早上的天氣,與街頭的電車一樣,可說是詭異極了。

清晨落雨,然後雲散、放晴、現在太陽卻又不見了,轉變成陰天。

從中國餐廳吃完飯出來,烏雲密布,甚至下起了雨。

此時,更感謝剛剛在聖十字街,上帝特意賜給我們晴朗的藍天。

經過了好像是市政廳的廣場,只是,失去了陽光的照耀,建築也顯得毫無生氣。

其實在塞維亞,真正喚做橘子中庭的,是在塞維亞大教堂裡頭。

不過聖十字街巷弄裡的橘子中庭,在我眼裡,更具迷人的風采。

附帶一提,滿街結實纍纍的橘子樹,是一顆也不能送入口中的。

不是政府禁止,而是太酸了沒人要吃,通常送往英國做成果醬。

塞維亞的小巷裡,經典的陽台雕飾鐵欄杆,吸引著我們左顧右盼。

加上橘子樹、陽光、佛朗明哥,塞維亞,囊括了我們的西班牙印象。

不可思議的回教式建築,就這麼佇立在街角,這就是塞維亞!

午後離開塞維亞之後,車子奔騰在開闊如畫的原野丘陵之上。

沿路景色未如我們預期的貧瘠荒涼,反而天空地闊綠意綿延。

赫雷斯這個冷門景點,全台灣大概只有行健一家有排入行程。

連旅遊書都沒有這個地方,除了我手上"人人出版社"這一本。

這種參觀酒莊的行程,自然不會是我們所期待的,要不是因保證入住隆達的國營旅館,

才不會挑選這種行程。到達赫雷斯之後因道路封閉,還繞了好大一圈才抵達酒莊。

赫雷斯酒莊之冷門,週日下午,似乎只有我們這一團人來拜訪。

我們一進園後,大門就鎖起來了,連遊園的小火車都捨不得開。

園方的導覽小姐,帶著大家步行參觀。她指著後方的大棚子說,

這是巴黎鐵塔的設計師所造,我想,不是她搞錯就是我聽錯了。

大棚子內擺滿了環狀疊起的酒桶,甚為壯觀,若走近仔細一瞧,

可以看到每一個酒桶前面,都印有不同國家的國徽,十分有趣。

猜猜看第一眼看到哪個國家的國徽呢? 答案就是克羅埃西亞,沒辦法 誰教我們這麼愛。

再來就是咱的國家啦,沒想到居然也"酒"上有名耶! 以色列這種動盪國家擺在一起。

那不是突尼西亞嗎? 礙於時間沒一個個去找,酒桶印國旗 是為了表示歡迎各國觀光客。

接著來到傳統釀酒器具展示區,不過照樣意興闌珊,好希望能跳過赫雷斯直接去隆達。

參觀的這一家酒莊(Bogeda)赫雷斯有名的 Gonzalez Byass 酒廠,歷史已超過百年。

這家酒莊所生產最著名的酒,就叫 Tio Pepe (貝貝叔叔)。

Tio 是西班牙文"叔叔"的意思,至於 Pepe 就是叔叔ㄟ名溜。

可不要小看這個貝貝叔叔,當行程到馬德里太陽門廣場時,

高掛在熙來攘往人聲鼎沸的廣場旁大看板,就是"Tio Pepe"。

穿越一重又一重的酒窖,眼前突然出現神似書中的花間小徑,

陽光傾灑在純白牆壁之上,襯托出盆中的綠葉紅花格外嬌豔。

彷彿猶太百花巷的這一景,讓我們開始對赫雷斯產生了好感。

接著我們進入了名人簽名區,上圖是西班牙國王卡洛斯一世。

這個酒莊的一大特色,就是每個酒桶上幾乎都有訪客的簽名。

不過上圖這一區裝飾得最漂亮,因為這區是西班牙皇室專區。

再來的這一個酒桶,想必也是每個觀光客都想要跟它合照的。

因為看那個充滿藝術的簽名就知道,乃天才畫家畢卡索是也。

酒窖與酒窖之間,有幾處頗為令人驚艷的角落,清靜而雅緻。

孤寂的葡萄樹倚著白牆,渴望天井上方的藍天,咫尺卻遙遠。

這個酒桶上的簡單幾何圖案是"貝貝叔叔"的第一代標誌。

可以見到酒桶上滿是塵垢,為了封存酒味,這可是從不打掃的。

接下來,便是令我們喜歡上赫雷斯的最大原因,老鼠與荷西。相傳酒窖裡有一隻老鼠,

會在工人荷西(Jose)看守酒窖時,跑出來與他作伴並偷喝葡萄酒。本以為是無稽之談。

沒想到牆上真的有老鼠喝酒的照片哩,這真是太酷了! 據說荷西與老鼠成為好朋友後,

就常常盛滿一杯葡萄酒,放在地上等牠來,而老鼠也因為荷西的親切,一點也不怕人。

現今荷西已不在了 不過酒莊仍維持放葡萄酒的傳統,當我們親眼看見地上的葡萄酒杯,

與"小梯子"之時,不禁莞爾。據領隊說她還真的曾經看過這隻小老鼠跑出來喝酒哩。

因為這隻老鼠,頓時覺得赫雷斯可愛了起來同時開始相信,行健赫雷斯排進行程,

是正確的決定。如果沒有來赫雷斯,而錯失這個有趣的故事,該是多麼可惜呀。

參觀酒莊的壓軸戲當然是品酒囉! 赫雷斯所產的雪莉酒,屬於濃烈乾澀的"Dry Sherry",

 不好喝,導覽小姐也心知肚明,所以除"Dry Sherry"另外開了一瓶好喝的給大家品嚐。

說到品酒,必須要稱許一下這家酒莊,因為她們蠻大方的,一桌才四個人,

就每桌招待了一瓶葡萄酒及洋芋片點心。每瓶才喝一點點有點浪費,她們也不以為意。

品酒之後,順著路線到紀念品區,裡頭什麼都賣什麼都不奇怪。除了酒品禮盒之外,

什麼鑰匙圈、杯子、衣服,簡直像百貨公司。我沾酒即醉,朦朧中,

見到 T 恤上可愛的老鼠旁,怎麼有激凸...(待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Danny 的頭像
    Danny

    愛我乃瑋

    Dan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