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drid ~ 西班牙國寶 Museo Del Prado 普拉多美術館
這是普拉多美術館前的掛畫,詭異的是,進去卻沒看到這幅畫。
Ávila ~ city of saints and stones "聖徒與石頭之城" 阿維拉
阿維拉這城市,除了頂港有名聲的中世紀"城牆"(Murallas)之外。
下港有出名的"聖徒之城"稱號,也同時為絡繹旅人所津津樂道。
阿維拉"聖徒城"最有名的聖徒,叫作聖女特雷莎(Saint Teresa),她誕生於此。
所以也被喚作阿維拉的特雷莎(St Teresa of Ávila)。
這個特雷莎和熟知的德蕾莎修女(Mother Teresa of Calcutta)並不是同一個人,
至於聖女特雷莎為什麼有名,我就不知道了。
基本上我們對聖徒,以及聖徒的修道院,都沒什麼太大興趣。匆匆一瞥過後,
我們繞著高大的城牆,走到了向陽的光明面。
舒服地坐在城牆外的長椅上,享受著溫暖的陽光及涼爽的微風,想像著聖者的行進,
如同城牆屹立,堅定不移。這,就是阿維拉!
我們剛剛沒有聽到領隊說什麼時間要集合,現在也不想知道,於是就這樣曬著太陽。
直到曬得心滿意足了,才慢慢地往回走。
城牆的上頭,還有送子鳥飛翔,讓阿維拉的天際線,別具風味。
鏡頭不夠長,送子鳥都停留在尖細錐體的頂端,找到了嗎?
這一段的城牆,其實是大教堂(Catedral)的背面,兼具防禦功能。
阿維拉的城牆平均高達 12 公尺,厚 3 公尺,總長度達 2526 公尺。
我們從"聖維聖德門"進"阿卡乍門"(Puerta del Alcazar)出,這兩座是八個城門中,
最著名的兩個,可惜都在維修,就沒拍照。
沿著大教堂背後的城牆走著,又是堡壘又是教堂的混搭風格。在些許不協調當中,
綻放一種詭異之美。在仰望中,迷眩目光。
陽光將白色石頭照得更加潔白,那一刻,有如披上神聖的光芒。
送子鳥不時在頭頂低迴盤旋,將阿維拉增添幾許奇異的色彩。
巨大的城垛,仰之彌高。美麗的石牆,帶著那復古的斑駁之美。
走到聖維聖德城門外的殉道者長眠的聖維聖德教堂(Basílica de San Vicente),
陽光燦爛如同聖徒之光。
城牆外餐廳的咖啡座依舊無人,難道二月的驕陽竟如此厲害。
不過看來是營業時間還沒到啦,不知西班牙人到底幾點開門。
離開的路途上,城牆依然背光,我無緣留下最美的阿維拉...
在馬德里用完午餐後,下午的重頭戲,便是參觀普拉多美術館。
普拉多美術館旁停靠的紅色觀光巴士,拍照之時,一名眼神怪異的男子快速向我接近,
就在我覺得不對勁時,領隊也急著大喊小心,我迅速退往廣場,那人則悻悻然地離去。
好你個西班牙,光天化日之下,就這樣明目張膽地來搶觀光客。
普拉多美術館號稱世界三大美術館之一,至於三大定義則眾說紛云。書上說另外兩個,
是巴黎羅浮宮及倫敦國家美術館,不過義大利佛羅倫斯的烏菲玆美術館應該不遑多讓。
聖熱羅尼莫斯教堂(Iglesia de San Jerónimos el Real),就位於美術館旁較高的坡地上。
綠地藍天之下顯得非常漂亮。美術館前廣場有畫家"哥雅"(Francisco de Goya)的塑像。
他與"葛雷柯"(El Greco)及"委拉斯蓋茲"(Diego Velázquez),並稱"西班牙三大畫家"。
連畢卡索都排不進,可見三人之偉大。哥雅身後是馬德里排名第一的五星級飯店,
麗池酒店(Ritz)。建築本身就是歷史悠久的古蹟,外觀潔白高雅,恍若貴族宅邸。
加上就位於普拉多美術館旁,位置絕佳,難怪是頂級中的頂級。
談到哥雅,其實心裡面一直想到的是三商虎的外籍三劍客。當時的鷹俠、康雷、哥雅,
火力兇猛,令人懷念的職棒過往榮光。
各種旅遊書上,都有普拉多美術館內"非看不可"的名畫指引。不過看過以後,
有些名畫留在腦海印象反而不是那麼深刻,加上館內面積太大,走到最後口乾舌燥,
看得筋疲力盡,同時一下子看那麼多藝術瑰寶,讓人有點頭昏腦脹,兩眼昏花。
~~~~~~~~~~~~~~~~~~~~~~~~~~~~~~~~~~~~~~~~~~~~~~~~~
美術館內是不能拍照的,有幾個看似美術系的學生在臨摹畫作。
以下是我印象最為深刻的十幅畫,雖然與書中推薦的不盡相同。
第一名 委拉茲蓋茲(Velázquez) "侍女"(Las Meninas)
觀畫重點: 這幅可算是普拉多的鎮館之寶了,領隊一直強調,這幅畫不叫"小公主"。
而畢卡索也拿過此畫來惡搞模仿一番,原作掛在牆上十分巨大,領隊要我們這些俗人,
退後一點欣賞。此畫的秘密重點在於,觀畫者的角度與鏡中國王站在同一側。
第二名 哥雅(Goya) "裸體的瑪哈"(La Maja Desnuda)
觀畫重點: 此畫被譽為是美術教科書的必備教材,慵懶性感。耐人尋味的是,
哥雅與畫中的女士到底有什麼不可告人之事。
第三名 哥雅(Goya) "穿衣的瑪哈"(La Maja Vestida)
觀畫重點: 既然穿了衣服,只好敗給沒穿衣服的,屈居第三名。人物的頭部,
明顯比例不協調,說明原始畫作的人不是長這樣。
第四名 哥雅 "卡洛斯四世一家人"(La familia de Carlos IV)
觀畫重點: 哥雅身為宮廷畫家,在畫中流露對第一家庭的嫌惡。
第五名 埃爾‧葛雷柯(El Greco)手放胸前的騎士肖像(El caballero de la mano al pecho)
觀畫重點: 此畫被譽為是葛雷柯的上乘傑作,人物帥氣十足。
第六名 丁托列多(Tintoretto) "為弟子淨足的基督" (Christ washing his Disciples' Feet)
觀畫重點: 畫中央的長桌長度,會隨著我們左右移動而改變。
第七名 哥雅(Goya) "巨人"(The Colossus)
觀畫重點: 抽象描述西班牙人民在法國拿破崙軍隊佔領時,內心所感受到的巨大恐懼,
有如巨人一般壓迫得喘不過氣來。
第八名 布勒哲爾(Brueghel)死神的勝利 The Triumph of Death (El Triunfo de la Muerte)
觀畫重點: 幽靈肆虐,人間即使貴如國王,終究難逃死神魔掌。
第九名 拉斐爾(Raphael) "紅衣主教"(The Cardinal)
觀畫重點: 竟然在西班牙,還看得到我們最愛的拉斐爾...
第十名 波希(El Bosco)"人間樂園"(El Jardín de las Delicias)
觀畫重點: 此畫被裱在三片可開闔的板子之上,最左邊是天堂,中間是人間,
右邊是地獄。用冷眼旁觀的角度,嘲諷人類的愚昧。(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