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CP ☭ 42
首張照片,同時存在著這世界上丹尼最喜愛的兩項人事物,第一是我乃瑋,還有 CCCP。
博物館正中央,張舞著雙臂的加加林(Yuri Gagarin),為世界上第一位進入宇宙空間的人。
1961 年 4 月 12 日,加加林乘坐的「東方一號」載人宇宙飛船,環繞地球軌道飛行成功。
加加林為蘇聯人贏得了太空競賽的勝利,他榮獲列寧勳章,並被授予「蘇聯英雄」稱號。
他也是第一位從宇宙中看到地球全貌的太空人,俄羅斯遂把每年 4 月 12 日定為宇航節。
在加加林 108 分鐘的飛行過程中,逕由上尉榮升為少校,以彰顯他為 CCCP 帶來的驕傲。
2011 年聯合國通過決議,將 4 月 12 日定為載人太空飛行國際日,以紀念加加林的事蹟。
1964 年 10 月 12 日,上升一號繞地球 16 圈,史上第一次載三人太空飛行紀錄於焉誕生。
此三人是最右邊的飛行員 Komarov,中間飛船設計師 Feoktistov,左邊的醫生 Yegorov。
除了第一次多人飛行之外,同時也寫下了史上第一次太空船搭載非飛行員的乘客之紀錄。
在上升一號後的一年,美國的雙子星計畫才實現了兩人飛行,雙子星即意謂搭乘兩個人。
蘇聯與美國的太空競賽,就在這些前仆後繼的生命堆疊之下,相互度過了一段輝煌歲月。
國家領導需要意識形態支持,太空軍備競賽給予了當時美蘇人民極大的自信心與光榮感。
治理國家,給不了優越感其實也沒關西,幸福感也可以,反正不管什麼感都給我來一點。
雖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但只能給人民亡國感的政府實在悲哀。
後來,美蘇角力的主題從進入太空,變成了奔月競賽,看誰先完成人類登陸月球的夢想。
袞袞諸公,背後是多少人的犧牲奉獻,這些成就竟來自於那個照片還停留在黑白的年代。
1969 年 1 月,蘇聯的聯盟四號與聯盟五號,實現了首次兩架載人太空船在宇宙中的對接。
模型也清楚展示出,成功完成了首次將太空人從一個太空船轉移到另一個太空船的任務。
櫥窗內太空人長相酷似女性,如果沒猜錯,她就是泰勒斯可娃(Валентина Терешкова)。
1963 年 6 月 16 日,泰勒斯可娃單獨乘坐東方六號,成為歷史上進入太空的女性第一人。
此為暴風雪號太空梭(Буран),是蘇聯的暴風雪號太空梭計劃中唯一一架發射的太空梭。
接下來的景象讓我們大吃一驚,因為居然在頭頂懸掛的一列旗幟裡赫見中華民國的國旗。
蘇聯是世界上第一個成功發射人造衛星的國家,想必我們的國旗跟衛星發射脫不了干係。
經查,2009 年果然有顆塔堤揚娜二號衛星(Tatyana II),是台灣與俄羅斯合作的微衛星。
不過,據說礙於兩國無邦交,俄羅斯宣稱該衛星是與墨西哥、韓國研發,跟台灣沒關西。
和平號太空站(МИР),乃蘇聯禮炮系列太空站(Салют)之後的首個第三代多模組太空站。
且隨我乃瑋進入太空站瞧瞧,一進門最引人注目的,便是廁所那只充滿想像的太空馬桶。
跟現今許多科幻電影描繪的宇宙飛船內部空間相比,蘇聯和平號太空站顯然設備太簡陋。
然而斯是陋室,卻是世界上許多國家至今仍難以企及的成就,包括連門兒都沒有的台灣。
喜見角落擺了張沙發,怎知我腿早就痠了,二話不說坐下,我乃瑋隨即露出了燦爛笑容。
此即和平號太空站(МИР)組裝後之完整模型,其俄語原意兼有「和平」與「世界」之意。
和平號也是人類首座可長期居住的太空研究中心,由美國太空梭帶來補給以及人員替換。
太空站總是不斷有太空人來訪,裡面充斥著科學儀器,以及一些諸如西洋棋等私人物品。
通常標配為三名太空人,而最擁擠的時候,曾有六名太空人同時待在太空站長達一個月。
這些俄羅斯強老尼,即使上了太空也要彈吉他,可見音樂不僅不分國界,甚至不分星際。
從布景來看,應是描述 1965 年上升 2 號太空艙返回地球,意外降落在西伯利亞之情形。
Leonov 及 Belyaev 兩位太空人偏離預定地點 3200 公里,經歷了兩天饑寒等待後才獲救。
這畫面很像電影《總統遊戲》(Big Game),Samuel Jackson 掉落在芬蘭森林裡的窘境。
1966 年 2 月,蘇聯「月球 9 號」(Luna 9)首次在月球上實現了無人探測器的成功著陸。
月球 9 號高約 3 公尺,底部有四個支架,上面是圓柱體,穹頂彷彿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花。
可惜蘇聯率先無人登月的成就,在 1969 年美國阿姆斯壯踏上月球後就自動被人遺忘了。
白色牆上兩個星座浮雕,正是我乃瑋和丹尼的星座,剛硬生冷的氣氛中,偷得互視一笑。
前述掉在西伯利亞森林的 Leonov,上升 2 號任務中,曾是首位成功進行艙外活動的人類。
首位進行太空漫步的 Leonov,本來可以成為第一個登月的人,無奈被阿姆斯壯後來居上。
此外,不可忘記太空犬 Belka 及 Strelka 等的功勞,還有《星際救援》裡恐怖抓狂的猴子?
近些年來,陸續有經典的科幻電影問世,譬如異形前傳的《普羅米修斯》(Prometheus)。
後有《地心引力》(Gravity)、《星際效應》(Interstellar)、《絕地救援》(The Martian)。
乃至 2019 最新的《星際救援》(Ad Astra),這些電影,表面上皆是對於宇宙的外部窮索。
然本質卻都是直指內心的哲學課題;或許,曉人心之秘,遠比知宇宙之奧,要困難得多。
★ Москва, 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