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
「博爾貢木板教堂」(Borgund Stavkyrkje),挪威現存 28 座木板教堂保存最完好的一座。
離開休息站「熊洞」(Vedahaugane),順 Fv 243 下山,於 Laerdal 再看最後一眼的峽灣。
復接 E16 再轉 630,趁著天色尚明,順路來參觀一下本日壓軸景點,Borgund 木板教堂。
這回挪威之行共看了五座木板教堂(Stavkyrkje),個人覺得最漂亮的就是 Borgund 這座。
形似日本戰國武將獨眼龍伊達政宗,身著黑色鎧盔,威風凜凜,散發一股神秘的高貴感。
儘管外型美、保存佳,卻非世界文化遺產,這方面輸給了樸實無華的 Urnes Stavkyrkje。
全身墨甲的特殊設計,剛毅中不失性格,我不由得聯想起 Christian Bale 的 Batman 形象。
夕陽餘暉由背後灑來,淺淺逆光感,頗有 The Dark Knight Rises 救世主即將出征的氣勢。
建於 1180 到 1250 年間,牆壁由木板或棍棒垂直組成,故名「木板教堂」(Stavkyrkje)。
目前 Borgund Stavkyrkje 已不作教堂使用,由後方 1868 建的紅色 Borgund kyrkje 代職。
時候不早,還得去找下榻的青年旅館,循 630 河谷撤出,小橋流水人家,好不令人嚮往。
導航遍尋不著預訂的 HI Borlaug Youth Hostel,結果就在 E16 路邊,孤伶伶地一眼認出。
輕喚了幾聲,老闆娘才出來。空間簡單樸素,NOK 493 的無衛浴小爛房也只能將就將就。
Borlaug 青年旅館的綠地倒是不錯,坐擁山壑,雖在公路旁,但來往車輛少,卻也清幽。
看來今晚就是我們兩個包棟了,儘管環境暨設施有些簡陋,然安靜自在,吾亦別無奢求。
Day 16 16/07/2012 Borlaug ~ Oslo 本日目標,奔赴奧斯陸,順遊「維吉蘭雕刻公園」。
早餐雖然只有我們兩個房客吃,蠟燭仍然有點,還有 Mills 牌挪威 Kaviar 牙膏鱈魚子醬。
路程圖大致如此,本有意一繞右上旅行團必訪的里爾哈默(Lillehammer),想想還是作罷。
啟程後,沿 52 號公路一路向東南而行,天氣仍差強人意,壯闊的風景感覺也愈來愈少。
途中經過一個名喚 Hemsedal 的小鎮,吸引我們停車稍駐的是那醒目的 SPAR 超市招牌。
休息兼逛逛,發現有賣早上吃的牙膏,而且架上剩的最少,代表應是當地人愛吃的口味。
麵包區旁看見一台機器,土包子少見多怪,正納悶此為何用,來了個顧客立即為我示範。
步出超市,驚見路邊竟有挪威女郎騎馬遛狼狗,剽悍英姿,一看便知是惹不起的狠角色。
溪邊有人涉水釣魚,農產品賣場正熱鬧著,一派閒適的挪威人日常生活,在我眼前進行。
騎駿馬、遛狼狗,泰然自若,娟秀中有俠情,逍遙間藏傲骨,真乃另類的「挪威縮影」。
繼續上路,蓋倫格峽灣有聞名的「七姊妹瀑布」,沒想到連公路邊隨便也有「三姊妹」。
公路邊隨便就有三姊妹瀑布或草包也就罷了,路邊隨便也可以看到的竟然還有木板教堂?
雲淡風輕,路過 Sjong 露營區;愈接近 Oslo,地勢愈顯低矮無奇,心情也漸漸歸於平靜。
通過了 Gol,在路過一處名為 Bromma 的小鎮時,忽然被左側草地的景象又激起了漣漪。
2012 年,也就是我們挪威自助這一年,台灣最紅的動物,非「草泥馬」(Alpaca)莫屬。
當時新聞不停報導台中某牧場,大夥兒趨之若鶩,連小孩子張嘴閉嘴都是這種髒話動物。
最怕人擠人的我們,自然不可能去「𤲍燒」這股跟風,對羊駝的印象也止於電視畫面上。
驚鴻一瞥,我們將車停在前頭一點的加油站旁,然後步行回來檢驗剛剛疑似熟悉的生物。
模樣逗趣可愛,果然是傳說中的神獸,想不到與「草泥馬」的初次見面居然會是在挪威。
不期而遇,分外驚喜。不用門票,我們就站在路邊草叢裡,靜靜觀察這奇妙的親子互動。
溫馴的「草泥馬」還挺多種顏色的,有兩對黑色母子被特別隔開,可能是剛出生的禮遇。
走回加油站,住了七晚的 Geiranger 沒跟巨大精靈合照過,結果居然是在 Bromma 如願。
上車續行,至 Flå 小鎮驚見巨熊雕像,可能與附近的 Bear Park 有關;我們在此加了油。
此後一路奔馳不停,待見到一堆白色遊艇停泊於右側港灣時,便知 Oslo 市區已經不遠了。
遵循導航,我們將車停在靠近「維吉蘭雕刻公園」的 Vigelandsparken kindergarten 路旁。
不知 Oslo 此區的停車規定、或如何繳費,詢問路人,得到的答案是「隨便停、沒關西」?
由近 Vigeland-museet 的入口處進入,通過綠地,遠遠瞥見湖畔的「生命之橋」(Broen)。
「維吉蘭雕刻公園」(Vigelandsparken),為挪威雕塑家 Gustav Vigeland 畢生心血綜覽。
先來到園區中央的「生命之泉」(Fontenen),噴泉聲唏唰地蹦響,濺灑出一片清涼水氣。
據說這噴泉前的地板,概念上其實是由黑白雙色大理石拼成的迷宮,但我們沒有太留意。
也有人稱噴泉四周雕塑為「生命之樹」,糾葛纏繞不清,看得人心頭不免有些「阿雜」。
說實在的,我並沒看出什麼所以然來,只有噴泉裡隱約的彩虹、和上頭的海鳥頗吸引我。
登上階梯,這道鏤空之門後方,是由 121 個人體扭成一繩的「生命之柱」(Monolitten)。
回頭望去,由近而遠分別是「生命之泉」、「生命之橋」、正門、Uranienborg Church。
「生命之柱」高台,羅列浮生眾相,不過後來我們發現,最精采的其實是「遊客百態」。
~ Scandinavia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