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CP ☭ 27
莫斯科的兩年後,在一輛全是華人卻奔馳於芬蘭的巴士上,一位初生之犢的女孩問了。
「你們為什麼會選擇冬天去俄羅斯?」來自花蓮、帶著父母勇闖拉普蘭的她,感到不解。
其實比較訝異且佩服的是我們,因為女孩生平第一次自助就挑戰極光,明顯膽識過人。
2014 冬天踏上俄羅斯之前,我們也曾考慮過來趟芬蘭極光之旅,但經費預估過於龐大。
在對極光無十足把握的狀況下不願貿然成行,故最終將目的地設定在寒冷的西伯利亞。
至於為何要在此凜冽嚴冬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因為這樣才俄羅斯,」丹尼答。
電影「怒火特攻隊」(Fury)中,有段 Shia LaBeouf 關於聖經以賽亞書一節的感性念述。
「Also I heard the voice of the Lord, saying, Whom shall I send, and who will go for us?」
「此時,我聽見主的聲音說,我可以差遣誰呢? 誰又肯為我們去呢?」"Bible" 臨表涕零。
「Then said I, Here am I, send me.」「然後我說,我在這裡,請差遣我。」(Isaiah 6:8)
華麗的聖瓦西里大教堂暨令人激昂的紅場過後,接下來且孔雀東南飛,進入瓦瓦卡街。
瓦瓦卡街(Варварка улица)打線第一棒,是粉色系的聖芭芭拉教堂(Храм Варвары)。
於烏克蘭飯店之莫斯科 3D 立體模型,能從高空另一個視角,來看聖芭芭拉教堂之全貌。
排在開路先鋒花花後面的是,第二棒的聖馬克心教堂(Церковь Максима Блаженного)。
第三棒,Колокольня и келейный корпус Знаменского монастыря,紅白相間小鐘樓。
最強四棒,斯納門斯基修道院(Собор Знаменского Монастыря),中心打者當之無愧。
身為元老象迷,看見兄弟居然也有用重砲轟垮對手的一天,不知怎地,卻開心不起來。
以前那長期積弱不振的窮酸「兄弟」忽然變身了,變成用銀子砸出來的「中信洋基」。
雖說職業運動進步無可厚非,但發達之後的兄弟,已經不是我所認識的古早味兄弟了。
那些年我們一起看的兄弟,弱弱的常常輸球,拚戰精神卻令人感動得想為之加油嘶吼。
可是現在甭說先發打線,連板凳都是黃金打造的,我卻好像在贏球喜悅中失去了什麼。
第五棒,瓦瓦卡街 10 號,不是唐寧街 10 號,羅曼諾夫公爵宮(Палаты Романовых)。
某些時候,我相信古早些、在那個科技相對並不發達的年代,人是活得是比較快樂的。
每當我看著傳世古蹟而傾慕,而不是看著現代建築而動容,我就更加肯定了這份哀愁。
巷弄間,望見疑似尼基塔三一教堂(Церковь Троицы в Никитниках),可是有警衛把守。
當下以為禁止進入,就沒有走過去,而且跟書上尼基塔三一教堂洋蔥頂的顏色也不對。
後來也沒找著尼基塔三一教堂,所以那座傳說中美麗的綠頂建築遂成了一道失落的謎。
沒找著的原因,可能跟我們在智慧型手機的這個年代,依舊仰賴古老的紙本地圖有關。
從莫斯科 Sheremetyevo 機場至市區的快捷列車上,遇見的那兩位台灣女孩也曾經不解。
她們說雖然人生地不熟,當晚的飯店用手機導航就能輕鬆找到,「你們沒手機怎麼找?」
抵死不用智慧型手機的丹尼答,「看地圖唄!」然後兩位女孩同時露出不可思議的表情。
人心似天空,科技如高樓,產生的物慾愈來愈多,卻怎麼遮蔽也填滿不了無底的溝壑。
還不如在心底造一座美麗的璇宮,讓該放空的放空,該留白處留白,知足,更顯從容。
六棒聖喬治教堂(Храм Великомученика Георгия Победоносца на Псковской горке)。
在褐色斯納門斯基修道院前的白色雪地流連了一陣,方離去瓦瓦卡街的莫斯科天際線。
時近中午,天空依然藍得一片雲也沒有,決定這美麗的冬日午後應該來去克里姆林宮。
克里姆林宮入口不在東側的紅場,而在西側的三一塔;不急,讓咱先回 ГУМ 國家百貨。
孔雀又從東南方輕溜溜飛回了紅場旁,國家百貨呈南北縱向,這時走外面不如走裡面。
直接穿過國家百貨就能通至紅場北端,再繞至克里姆林宮西側,可省卻一段室外受寒。
另一個好處是可以順便上廁所,所以說 ГУМ 國家百貨,實在是紅場居家旅行必備良藥。
走道中央有一百貨模型,但實際建築為長方形,且精緻度較之模型惟有過之絕無不及。
今年(2014)適逢其建成 120 周年慶,從 1815 年屹立至今,歷經沙皇、列寧、及普丁。
噴水池處是許多遊客喜歡停下腳步的地方;2014 這年二月盧布匯率跟台幣大約一比一。
不料 2014 下半年至年底,因油價下跌以及國際制裁,造成金融崩潰,盧布兌美元重挫。
所以如今至俄羅斯之旅行消費,對照 2014 二月當時,至少可以來個對半砍,便宜許多。
但你知道無產階級雖然窮,卻不是挺在意錢這種東西;Got nothing, got nothing to lose。
這玩意兒叫 Luge,無舵雪橇,沒錯! 就是咱 2013 在 Chamonix 滑的衝鋒軌道車概念。
剛開始自助之時,也覺得省錢才是王道;但現在的我們,已經不再為這種觀念所束縛。
眼見許多背包客至今猶沾沾自喜,愛列舉開支,自誇以極少花費就能玩出極大的效益。
而無產階級關注焦點正如此圖,永遠不會落在禮物和錦裘,而是左邊的狗跟右邊的熊。
★ Москва, 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