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m the Great Ocean Road to Tasmania ~ 27
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大洋之路壯兮,可以濯我心!
「徘徊著的、在路上的,你要走嗎? Via Via;易碎的、驕傲著,那也曾是我的模樣。」
大洋路(Great Ocean Road)的結束不是結束,塔斯馬尼亞(Tasmania)的開始正要開始。
「沸騰著的、不安著的,你要去哪? Via Via;謎一樣的沉默著的,故事你真的在聽嗎?」
車子就停在三日前所住的 Seafarers 旅館前方,除了今日天氣截然不同,其餘一切如故。
「我曾經跨過山和大海,也穿過人山人海;我曾經擁有著的一切,轉眼都飄散如煙。」
Seafarers 前的 panoramic view 果然無敵,可惜三日前的晦暗,辜負了我一個碧海藍天。
鉛華洗盡,「我曾經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直到看見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短暫停留 Seafarers 緬懷之後,再度上路;壯闊大洋,滔滔白浪,連綿拍岸,如此澎湃。
「當你仍然還在幻想,你的明天 Via Via;塔斯好嗎? 還是更爛? 對我而言是另一天。」
大洋路來的時候雖然 not so great,不過回程時老天爺倒是還了「平凡之路」一個清白。
「我曾經毀了我的一切,只想永遠地離開;我曾經墮入無邊黑暗,想掙扎無法自拔。」
一路景色即使再怎麼攝人心魄,也不能隨意停靠;直至 Cape Patton Lookout Point 處。
「我曾經像你、像他,像那野草、野花;絕望著、也渴望著,也哭、也笑、平凡著。」
Cape Patton Lookout Point (巴頓岬眺望台)居高臨下,海景吞吐天地、最是風光旖旎。
我願「向前走,就這麼走,就算被給過什麼;向前走,就這麼走,就算被奪走什麼。」
三日前經過時,根本未對巴頓岬眺望台的存在留下任何印象,今日始知將軍恢弘風範。
「向前走,就這麼走,就算會錯過什麼;向前走,就這麼走,就算會」孤獨前行一生。
是地平線,還是海平面;儘管畫面如此簡單,平凡中卻透露出一股揮灑縱橫的不平凡。
「我曾經跨過山和大海,也穿過人山人海;我曾經問遍整個世界,從來沒得到答案。」
蔚藍相伴,接著又通過 Kennett River 濱海小聚落,然後來到 Wye River 這片忘憂海灘。
「我不過像你、像他,像那野草、野花;冥冥中,這是我,唯一要走的大洋之路啊。」
蜿蜒的海岸線不離不棄,奔騰浪湧,矢志相隨;國士待之,國士報之,不枉相識一場。
「時間無言,如此這般,明天已在 Via Via;風吹過的,路依然遠,我的故事講到了哪?」
精彩曲折的大洋路回到了 Lorne,一個據說有很多美食餐廳在此雲集的大洋路度假小鎮。
聽說有一家炸魚薯條(Fish & Chips)很不錯,但來時沒找著,回程時我也沒有時間逗留。
繼續我們仍要走 B100 大洋路往 Anglesea 及 Geelong 濱海路線,把握相聚的一分一刻。
隨手往後方一按快門,透過車窗尚能輕易勾勒出一幅海天風景畫,不愧是世界級公路。
東行漸遠,公路的海拔愈來愈低,慢慢貼近海平面,景觀的驚嘆程度亦隨之緩緩沉寂。
而在 Lorne 與 Anglesea 之間,有個不容錯過的重要地標,即 Memorial Arch 紀念拱門。
同樣地,來時路選擇了目送遠去;而今返程時不再放過,並將其作為最後一個停留點。
石碑上的士兵形象,說明了這條大洋路之築成,是出自老兵們放下槍桿拾起圓鍬之手。
當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數萬名澳洲退伍老兵返鄉投入了篳路藍縷的濱海公路工程。
公路始建於 1920 年,1932 年完工,歷經 13 年,一條盡攬海景之偉大公路,終於問世。
為了紀念在一戰(Great War)中陣亡的六萬名澳洲士兵,故取名 the Great Ocean Road。
如今的 great 已有多重涵義,然少有人仍記得 great 的本意實源於前事不忘之戰爭傷痕。
於 Memorial Arch 正式揮別大洋路;前方所見為 The Split Point Lighthouse 小紅帽燈塔。
時間所剩無幾,已不夠繞去燈塔看看,須一路不歇直奔墨爾本港,辦理登船方有餘裕。
進入墨爾本市區,車道眾多,一時無法適應,兼之導航指示不太清楚,差點走錯了路。
幸好有多留一點兒容許迷路的時間,陷在分不清港口方向的車陣裡,方不致過於心焦。
左轉右拐,直到看見了 Station Pier 的渡輪標誌,心中疑懼不安的大石才總算放了下來。
大船出現眼前,海邊到了;塔斯馬尼亞精神號,Spirit of Tasmania,已在碼頭等著我們。
首先排隊安檢,一名墨鏡小姐走向我們的小爛車,劈頭第一句 Do you carry any weapon?
小姐見丹尼一臉驚愕茫然,繼續用連珠炮問句無差別攻擊,丹尼則不斷回以 No No No。
直至問到有沒有攜帶 fruits,我們的回答才是 yes;本以為要繳出,小姐卻笑著說不用。
她僅要求我們須在船上把水果吃完,Fruit to eat on board,下船過關時持本單報備即可。
檢查完行李廂之後,始得放行;瞧瞧人家保護環境的決心及嚴格作法,著實令人欽服。
雖然我們頗懷疑這樣的檢查對於維護生態有多少實質效果,但至少也是盡了一番心力。
於此哨卡遞交訂位單,便算辦理 check in 手續;而房卡居然瞬間交付,效率也太驚人。
「我曾經跨過山和大海,也穿過人山人海。」塔斯馬尼亞,搖籃山酒杯灣,我們來了。
✧ 那時候,我只剩下勇敢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