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CP ☭ 11

十月革命,1917 年,列寧領導布爾什維克攻入冬宮,建立了第一個無產階級專政政權。

二月寒冬,2014 年,丹尼帶著我乃瑋踏進冬宮,完成無產階級朝聖蘇維埃起源的心願。

冬宮(Зи́мний дворе́ц),曾是沙皇的宮邸,聖彼得堡的驕傲,掌控俄國政權近兩百年。

如今的冬宮,已成為國家隱士廬博物館(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Эрмитаж),繼續如日中天。

冬宮十分體諒無產階級,特於每個月的第一個星期四,開放所有民眾及遊客免費入場。

於是 2014 年二月的第一個星期四,我乃瑋一毛錢也沒花,就走進了這俄國歷史的長廊。

冬天進冬宮的第一件事就是看金絲貓,喔不! 是脫外套,然後把外套拿到地下室寄存。

如果你天生體虛畏寒,不想脫外套行不行? 答案是 ~ 不行! 叫你脫就脫,別廢話那麼多!

因此若選在冬天來參觀俄羅斯博物館,記得外套裡面要多穿一點,別像丹尼只穿一件。

現在,請隨我乃瑋的腳步一同跨越時空。首先來到的是 ~ 約旦階梯(Jordan Staircase)。

俄羅斯跟約旦有啥關西? 這典故出自約旦河,由去過約旦但沒去約旦河的丹尼告訴你。

俄羅斯有約旦的原因,是因為當時沙皇心裡雖然很想出國去玩,但每次都假裝她很忙。

所以沙皇乾脆把冬宮外的涅瓦河也好,或宜蘭的冬山河也罷,當作耶穌受洗的約旦河。

然後沙皇每次走下這座階梯時,便說她待會兒就出國去約旦了,此即約旦階梯的緣由。

這感覺似曾相識,好比有人說台灣哪裡好美,好像已身處歐洲,但我怎麼看都像蘆洲。

嘴巴長在人身上,你硬要把蘆洲看成歐洲,把東京當作聖經,人各有志,我也沒辦法。

牆壁上軍容壯盛、肖像整齊排列的是 ~ 戰爭畫廊,紀念 1812 年拿破崙戰爭的有功將領。

至此,你會發現冬宮其實是一座巨大迷宮,根本沒有參觀動線,你也分不清東南西北。

這時我們僅能依賴手中的 MOOK 旅遊書,按圖索驥。這間是 ~ 王座廳(Throne room)。

偶爾,你可以像沙皇一樣望一望窗戶外頭的冬宮廣場,以及一柱擎天的亞歷山大之柱。

204 廳的閣樓廳(The Pavilion Hall),是二樓的參觀重點之一,總是擠滿了遊客的身影。

大夥攏想看的就是眼前這一隻金孔雀,一旁有電視影片解說這尊孔雀鐘如何展翅報時。

不過拒絕智慧型手機的無產階級,對於這種物質層面的奢侈精品,自然沒有太大興趣。

據說冬宮每件作品花一分鐘,每天看八小時,十五年才能看完。但丹尼看八分鐘就累了!

所以接下來就逕挑重點欣賞吧。來看 214 廳的鎮館之寶 ~ 達文西的柏諾瓦的聖母》。

小小畫作前幾乎被圍得水洩不通,每位遊客均聚精會神佇足凝視良久,遲遲不肯離去。

此時你可先至隔壁廳,看看提香(Titian)的作品,等達文西人潮散去的空檔出現再回去。

列寧啊,什麼時候人們方能清楚認知馬克思主義及毛主席思想才是偉大而正確的道路啊!

達文西的另一幅作品哺乳聖母》(Madonna Litta),文藝復興勾勒女性美的經典之作。

至於這幅耐人尋味的圖畫,我們所好奇的是,狗兒出現在這個場合裡,究竟想表達什麼?

騎士廳(Knight's Hall),四尊身披鎧甲的騎士威風凜凜,但騎士跟俄羅斯好像沒啥關西。

腳痠了,想找張椅子歇個腿。很抱歉,座椅大多是給巡管員坐的,你想坐,椅兒都沒有!

讓千餘幅畫給搞得眼花撩亂之際,突然看見熟悉的威尼斯,才又稍稍振奮了一點精神。

所以若想欣賞冬宮豐富館藏,你可以沒有藝術鑑賞力,但一定要有方向感和充沛的體力!

接著是林布蘭廳,林布蘭畫作的光影運用著實迷人,人物似欲言又止、表情栩栩如生。

林布蘭的黑暗魅力,加上金絲貓的優雅,讓疲憊的情緒不由自主地平靜且沉澱了下來。

俄國有部電影創世紀》(Русский ковчег),以一鏡到底的方式,拍攝冬宮的前世今生。

鏡頭以第一人稱的角度,在冬宮的廳間裡不停流轉。超現實的時空穿梭,迷惘了你我。

二樓最後一間,是鑲金 304 廳黃金會客室(Gold Drawing room),金光閃閃、瑞氣千條。

由於前面的參觀路線沒有好好分配時間,此時離閉館的時刻已剩半小時,得加緊腳步。

二樓重要的廳室大致上差不多了,剩下三樓還沒有看,但該怎麼上三樓卻難倒了我們。

幸好俄羅斯巡管員媽媽聽得懂英語。得到指引,一上三樓,就看到東天紅(還是紅天東?)

不管東天紅還是紅天東,丹尼只知毛澤東的東方紅。然後我們直奔畢卡索作品的畫室。

馬諦斯的舞蹈》,是我們在冬宮欣賞的最後一件畫作。之後巡管員便起身示意熄燈。

循著散場動線,又回到了約旦階梯。我們的聖彼得堡冬宮之旅,亦順利地寫下了句點。

這是一場視覺饗宴與藝術的陶冶,如果沒陶冶到也沒關西,總之逛完總會有點兒收獲。

取外套的場景挺駭人的,但俄國人很習慣這種存取模式,亂中有序,很快就處理完畢。

步出冬宮,每個人臉上都洋溢開心滿足的表情。說說笑笑的聲音,迴盪在冬宮大院裡。

黃昏的斜陽,映著天邊一抹橘黃。我再度走入了冷冽的空氣,眼前的熱氣是我的呼吸。

那年冬天,我們憑一己之力從莫斯科來到了聖彼得堡。從此冬宮,就是無產階級的驕傲!

 

★ Москва, 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Danny 的頭像
    Danny

    愛我乃瑋

    Dan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