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 Alhambra ~ 阿罕布拉宮,《可蘭經》中所描述的天堂。
我,該用怎麼樣的詞語,才能形容,我眼前所看到的夢幻天堂。
或許,幾句經典的古諺,已為阿罕布拉宮,下了最完美的註腳。
"沒有見過格拉納達的人,等於什麼也沒有見過。"
He or she who has not seen Granada has seen nothing.
參觀完卡洛斯五世宮殿之後,接著進入對面的城堡(Alcazaba)。藍天碧空如洗,
那城堡的外牆在陽光下,如金色一般燦爛輝煌。
城堡區是阿罕布拉宮最古老的部分,從十三世紀就開始修建。城垛外的樹,葉已落盡,
訴說伊斯蘭王朝由絢爛而殞落的滄桑。
"如果你只能在西班牙待一天,那麼最好就待在格拉納達吧。"
If you have only a day to spare in Spain,
that time will be most rewarding if spent in Granada.
進入城堡區之後,妳很難不被眼前這一大片白色景象所吸引。
這片山坡上群聚的白色民房,就是"阿爾拜辛區"(Albaicin)。
阿爾拜辛區旁建有小段城牆的是薩克羅蒙特山(Sacromonte),
是伊莎貝拉女王為感謝吉普賽人幫忙趕走摩爾人而賜的聖山。
從城堡區眺望阿爾拜辛區,錯落繽紛的白色之美,無法言喻,強烈的感動,震撼不已。
阿爾拜辛區是從摩爾人統治時期就保存至今的古老住宅區,蘊藏濃厚的阿拉伯風情。
與阿罕布拉宮同列世界文化遺產,薩克羅蒙特山丘上,至今仍有吉普賽人居住的洞穴。
格拉納達著名的佛朗明哥舞流派,就是強調在洞窟裡表演的。
領隊催促著進入城堡旁邊的"王宮"(Palacio Real),剪票的入口處,樹木修剪成圍牆。
城垛外的阿爾拜辛區,在安達魯西亞的陽光下,竟會如此美麗。
二月的西班牙,居然仍是綠意盎然,將白色房舍襯托有如天堂。
其實阿罕布拉宮在十八世紀,一度淪為小偷乞丐聚集的廢墟。在美國作家 Washington‧
Irving 造訪之後才重生。當時他寫了一部"阿罕布拉宮的回憶"(Tales of the Alhambra),
讓世人驚覺,在這座廢墟中,竟還埋藏著登峰造極的藝術瑰寶。
進入王宮之後,首先來到一間小小的聯合廳(Sala de Mexuar),牆上全刻滿了"阿拉"。
但更吸引我的,還是阿爾拜辛區。聯合廳(或譯梅斯亞爾廳)是國王與臣子開會的地方。
在聯合廳之外是鋪著大理石的聯合中庭(Patio del Mexuar),或譯梅斯亞爾中庭,
是個呈正方形的小天井,中間有一池如花開的湧泉,連馬蹄形廊緣都刻滿了幾何紋飾。
中庭的牆面上,簡直似要挑戰人類視覺極限地極盡繁複能事。
這已經不能用美來形容了,這根本就是一種接近病態的藝術。
"天底下最悲慘的事,莫過於在格拉納達眼盲。"
Nothing in life is worse than being blind in Granada.
如果沒有阿罕布拉宮,那格拉納達這個名字,根本不存在。然而,若沒有桃金孃中庭
(Pacio de Arrayanes),連阿罕布拉宮也失色。大使廳(Salon de Embajadores)的身影,
倒映在中庭的水池中,如此優雅,如此和諧,如此完美,平靜水面如鏡,竟比天還藍。
感謝上蒼讓我們見到如此經典的畫面,因為我從別人遊記發現我們來訪的前一天,
這個水池居然是把水漏光,在清洗當中啦!
光與影的邂逅,我們不得不讚嘆摩爾人的建築智慧與造景天份。
桃金孃中庭(或譯阿拉亞涅斯中庭),輕易獨占我十大美景鰲頭。
"此生若未見阿罕布拉宮,那簡直就是白來世上一遭。"
If you have died without seeing the Alhambra you have not lived.
La Alhambra ~ 沒有獅子的獅子中庭(Patio de los Leones)
導遊盡責地在大使廳旁講解,我獨自一人走向大使廳的對面,跟一群日本觀光客相擠。
我把所有時間拿來欣賞水池倒影,所以別人可能只看了兩分鐘,我看了足足二十分鐘。
不過,就算看二十小時我覺得都不夠,那畫面太美了。所以我完全不知導遊在講什麼。
什麼廳的我也不清楚,等到大家移往下一個廳殿時,我才依依不捨,離開桃金孃中庭。
來到了王宮的心臟獅子中庭,可是怎麼沒看見獅子呢,原來獅子剛好拿去整修保養了。
沒關係,有看見倒影就好。獅子中庭是由 124 根細長大理石石柱所包圍出的美麗庭院。
中央本應有十二隻獅子造型的獅子噴泉,現在只有大方框。據說這裡是國王專屬禁區。
國王以外的男人不准進入,獅子象徵國王至高無上唯我獨尊的權力 所以又稱為獅子宮。
中庭乍看之下覺得很普通,可是待得愈久,愈感受出它的不同。最令人感到讚嘆之處,
就是美麗的柱頭,及所連結的拱形壁面,腦海裡不停地蹦出一大堆形容詞。
什麼叫"精緻"(exquisite),這就叫精緻。什麼叫"細膩"(delicate),這就叫細膩。
在"繁複"(intricate)空間內流轉的,是一股"優雅"(elegant)。
視覺上的"和諧"(harmony),榮耀著古國的"輝煌"(glorious)。
腳下大理石地板透著冰涼,思緒在這安靜幽美的環境裡沉澱。
大殿裡散發"尊貴"(dignity)之氣,傳頌亙古的"典雅"(classic)。
回想卡洛斯五世宮殿,與基督教文明崇尚雄偉的建築相比,摩爾建築藝術的境界更高。
伊斯蘭的建築美學,已提升到一種心靈層次,不一味追逐高大,但求"完美"(perfect)。
徘徊在獅子中庭,剎那之間,我彷彿見到了"永恆"(eternity)。見識過回教文明的精華,
誰還想去看基督教文明的大教堂,什麼巴洛克洛可可的,跟摩爾人相較簡直俗不可耐。
中庭的南側是"阿本塞拉赫斯廳"(Sala de los Abencerrajes),
據說曾在此發生類似"鴻門宴"宮廷鬥爭的血腥滅族屠殺事件。
然而如今卻一點兒也感受不到那種肅殺之氣,眼裡盡是絕美。三進式的拱門,
劃出優美弧線,雕飾如同寶石一般華麗璀璨。
摩爾王朝最後的蘇丹,在 1492 年被迫交出政權離開這裡之時,
望著這座象徵摩爾文化極致的宮殿,是否也流下不捨的眼淚。
沿著清涼的迴廊,凝望陽光傾灑在"阿本塞拉赫斯廳"的屋頂。
位於中庭北側的則是"姊妹廳"(Sala de las Dos Hermanas)。
姊妹廳的屋頂(Mokarabe)被譽為伊斯蘭建築最美麗的屋頂,
星形的設計加上鐘乳石狀的雕飾,散發摩爾藝術最耀眼的光芒。
小小的姊妹廳裡,擠滿了一大堆觀光客,只好趕快出來透透氣。
一般認為其內部由一細水道分割,呈左右對稱,故有姊妹之名。
"沒有一個地方,比這裡更能表現出阿罕布拉宮的美麗原貌。"
Washington Irving 初見獅子中庭時,曾驚嘆其美並如是說道。
這不是西方文明能及的建築,這是摩爾工匠打造的不朽藝術...(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