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apter 13  城山公園雪地行~

 

 

 

一夜飛雪 不意竟將城山公園妝點成了白色雪國 如水銀洩地

 

 

 

脫離了腳下高山小鎮的熱鬧喧嘩 我們踏入了 這片無人之境

 

 

 

 

 

 

森林繁枝遮天蔽日 舉目上下盡是雪白 宛若神秘的銀色通徑

 

 

 

台北俗的我們沒有走過雪隧 卻在高山 走了這一條雪山隧道

 

 

 

 

 

 

從老街入口一直走到神明駐車場 再從後方的小路爬上去便是

 

 

 

出發前曾問旅籠力車的老闆娘怎麼走 不過她好像也不太清楚

 

 

 

 

 

 

停車場的管理員告訴我們這麼走 所以只好半信半疑地往上爬

 

 

 

一登上了山腰上的出口 就見著照蓮寺孤自矗在一片雪白之中

 

 

 

 

 

 

山上的積雪比想像的要深許多 繞完照蓮寺之後正愁無處可去

 

 

 

忽見一老人向深山小徑快步行去 一個轉角閃身便消失了蹤影

 

 

 

 

 

 

我們好奇地跟著老人的足跡尋覓 這才發現小徑盡頭別有洞天

 

 

 

原來還要往深山雪林裡頭走去 才是範圍極大的正港城山公園

 

 

 

 

 

 

走在雪徑裡並不孤獨 偶爾會碰到一兩個登山健行的民眾經過

 

 

 

從他們模樣神情看來 這兒是高山居民平日休閒散步的好去處

 

 

 

 

 

 

大雪將整座山林搽滿銀粉 我們穿梭著一條又一條的白色隧道

 

 

 

冰鎮過的空氣呼吸起來特別清爽 眼裡唯有純粹而寧靜的絕美

 

 

 

 

 

 

越過了最高點的"金龍之丘" 自此一路下坡的路極陡滑又難走

 

 

 

考量雪地安全因素以及回程的時間拿捏 決定回頭不再往前走

 

 

 

 

 

 

在回程的路途上 把公園地圖上所標示的幾個景點都走了一遭

 

 

 

但什麼"臥牛之丘"及"如意之丘"的 在我們眼裡卻是毫無分別

 

 

 

 

 

 

蠻羨慕住在高山的居民 雪季走個幾步路就可欣賞如此的美景

 

 

 

而且山裡沒有觀光客的喧擾 在這兒可以找回屬於高山的幽靜

 

 

 

 

 

 

本想找找看"金森長近"的騎馬銅像 結果卻找到了"傷痍之碑"

 

 

 

這個好像有點政治不正確的東西有些陰森詭異 趕緊掉頭就走

 

 

 

 

 

 

行程尚未到重點的合掌村 就先在高山遇見了這一場美麗的雪

 

 

 

我們感激地踏著冰雪離去 結束了今日如南柯一夢的雪地之旅

 

 

 

 

 

 

下山先回旅籠力車取大行李 再到巷口買鯛魚燒紅豆餅當午餐

 

 

 

由於昨天在老街吃吃喝喝超出預算許多 今日得勒緊腰帶過活

 

 

 

 

 

 

拖著行李來到高山車站旁的濃飛巴士總站 取網路已預訂的票

 

 

 

順利購票後 再到便利商店買吐司準備進合掌村對日長期抗戰

 

 

 

 

 

 

滿座的巴士開在平坦舒適的高速公路 通過了無數個漫長隧道

 

 

 

約莫一個小時左右 就到了我們朝思暮想且夢寐以求的合掌村

 

 

 

但合掌村的第一印象卻讓我們極度吐血 除了路上遊客多到爆

 

 

 

屋頂的雪量也稀少得可憐 (雖然行前早已透過即時攝影知道)

 

 

 

平凡的村內街道充滿了商業氣息 這不是我們心目中的合掌村

 

 

 

 

 

 

 

這時 不禁在內心痛苦吶喊著:

 

 

 

慘了... 我們要怎麼在這種地方住六天啊...

 

 

 

 

 

 

帶著上當受騙的難過感覺 來到幾個月前就預訂的白川鄉の湯

 

 

 

失魂地泡了溫泉之後 就準備上展望台觀看我們最期待的點燈

 

 

 

 

 

 

當天天色不佳 點燈狀況比想像中的夢幻要黯淡遜色十倍以上

 

 

 

腳下的雪 已被人群踩成冰 想要站穩都很困難 更別說拍照了

 

 

 

點燈完全不是所想的那樣 用"失望"已不足以形容內心的失落

 

 

 

 

 

 

展望台上寒氣不斷逼進了骨子裡 手腳都凍得快要失去了知覺

 

 

 

餓壞的我們最後一邊抖嗦一邊走下山 進了花いちりん小吃店

 

 

 

 

 

 

儘管室內有著溫暖的火爐 依舊無法驅除我們已然徹骨的寒意

 

 

 

怎麼也想不到 我們的合掌村點燈初體驗竟是帶著一絲的悔恨

 

 

 

 

 

 

點了店內最便宜的飛驒牛咖哩飯 兩人發著抖合吃這小小一盤

 

 

 

飛驒牛肉的滑嫩 稍稍安慰了 我們這一夜受創嚴重的心靈...

 

 

 

(つづく)

 

~  Chapter 27 一日之美在於晨~

 

 

 

如果說 昨天滿坑滿谷的遊客 黯然失色的點燈 讓我們很受傷

 

那麼 蔚藍天空下 寧靜無人的合掌村 便是我們的療傷系美景

 

 

Feb. 2nd, 2009  早晨起來即泡著溫泉 迎接這陽光燦爛的一天

 

看著遠方山頭悄悄地鍍上了金粉 大地漸層地染上了明亮顏色

 

 

吃完難吃的朴葉味噌早餐後 我們迫不及待地去尋訪夢裡畫面

 

田裡的水面在昨夜結成了一層薄冰 輕輕倒映今晨無瑕的藍天

 

 

早聞合掌村最美的時間是一日的早晨 但決未料到是如此之美

 

其美美在回歸寂靜淳樸的自然原貌 與世隔絕無爭的淡泊詩懷

 

 

因為合掌村能容納的住客不多 而旅行團通常要中午左右才到

 

所以早晨的村內幾乎悄無聲息 完美呈現我們心中的世外桃源

 

 

沒有一把遊客跟你擠著挨著 方能用心去慢慢體會合掌村的美

 

這也正是有經驗的背包客們 強烈建議住在合掌村一晚的原因

 

 

可我們住一晚是不夠的 一定要住個天荒地老海枯石爛才過癮

 

才能夠這樣慢慢地沿著和田家後方的水渠 踏出那幸福的腳印

 

 

一般跟團的行程匆匆兩小時來去 連上個展望台可能都很緊迫

 

更別說會停下腳步欣賞 只能用相機貪婪地獵取合掌屋的身影

 

 

靜靜地聽那被太陽融化了的晶瑩斗大水珠 自屋頂滾落的聲音

 

再看那屋簷的尖銳冰柱與融雪蒸發的霧氣 交織著隱世的樂章

 

 

昨天被爆滿的觀光客嚇到 很懊惱當初發神經打算在這住六天

 

今日親自感受靜謐的合掌風情 將一夜悔恨全部拋到九霄雲外

 

 

行前原本不敢奢想在這豪雪的北陸冬季 能夠遇上什麼好天氣

 

結果事實跟預期完全相反 沒有豪雪卻有晴澈如洗的碧藍天空

 

 

不知昨夜是否下了一場薄雪 神田家水池邊的白雪竟無人踩過

 

潔白純淨配上藍天斜頂極為美麗 (兩天後再來卻已面目全非)

 

 

上午十時過後 合掌村內主要街道上的遊客們便漸漸多了起來

 

我們揀山邊的小路而去 希望避開人群繼續享受那份無人恬靜

 

 

好攝的同學請記下這條石頭斜坡 這裡便是"三棟倒影"的攝點

 

不過若是雪量像往年豪雪覆滿水面 可能就看不到什麼倒影了

 

 

遊客通常會先走賣紀念品的大道 可是那是合掌村最醜的地方

 

也是昨天讓我們第一眼失望之處 殊不知愈往山邊走才會愈美

 

 

合掌村範圍其實並不小 旅行團的遊客幾乎沒時間逛到山邊來

 

所以除了相對寂靜之外 因較少受到日照也保存了較多的積雪

 

 

就在此處 我們發現了一棟屋頂覆雪保存得最為完整的合掌屋

 

"旧寺口家"完全符合我們對合掌村的想像 ~ 豪雪淹沒合掌屋

 

 

我們開心地在這兒或坐或躺 享受著與合掌屋合而為一的興奮

 

沒有任何遊客干擾的雪地早晨 果然才是合掌村最美麗的時刻

 

 

今年已是雪量超少的了 山邊的合掌屋尚且被雪圍成這個樣子

 

若是往年的豪雪 那住在裡面的人豈不是要從二樓窗口爬出來

 

 

森林旁的雪地上印著動物"散步"的腳印 一開始我們以為是狗

 

後來見到腳印一路延伸至森林深處 才發覺可能是狐狸之類的

 

 

不知在旧寺口家門口雪地上滾了多久 只知滾到心滿意足為止

 

方依依不捨地 離開這棟僅次於生活資料館 最美的合掌屋...

 

漫無目的在合掌村裡放空閒踱 過著完全沒有計畫的旅行生活

 

 

 

我們總共留了六天給這裡 時間成了行程中最不用煩惱的問題

 

 

 

 

 

 

自美瑛富良野之後 我們愛上了這種一地長居定點旅遊的方式

 

 

 

沒有時間的壓力 就將自己忘卻在這方世界文化遺產的深山裡

 

 

 

 

 

 

在日本的世界遺產名錄當中 唯有合掌村是以"民居"型態入選

 

 

 

所以合掌屋不僅僅是"建築形式" 它也代表著一種"生活方式"

 

 

 

 

 

 

因此我們選擇了瘋狂似的徹底慢遊 不當匆匆到此一遊的過客

 

 

 

為的就是不想合掌村在將來的記憶裡 只剩幾張美麗照片而已

 

 

 

 

 

 

欣賞完旧寺口家的豪雪模樣之後 順著下坡路來到了"明善寺"

 

 

 

明善寺也是合掌形式 但屋頂四周皆有茅草是屬於第一代造型

 

 

 

 

 

 

明善寺最著名的是茅草屋頂的"鐘樓門" 也是遊客必拍之景點

 

 

 

據說這種茅草屋頂鐘樓 在日本也是僅存屈指可數的文化古蹟

 

 

 

 

 

 

明善寺旁有座"明善寺庫裡"(鄉土館) 是村內另一重要文化財

 

 

 

過去原是明善寺的僧院起居處 現已收費開放供遊客入內參觀

 

 

 

 

 

 

在明善寺庫裡對面有座"唐臼小屋"(磨坊) 目前仍可正常運作

 

 

 

隨著小河流水倚倚欸欸地不停作響 可算是一棟"活的"合掌屋

 

 

 

 

 

 

向展望台方向走去 便來到遊客最常拍攝的合掌屋"三位一體"

 

 

 

但若看過生活資料館的三位一體 這兒就相形遜色不值一提了

 

 

 

 

 

 

其實合掌村裡的房屋並非全部是合掌屋 形狀大小也各異其趣

 

 

 

所以若想要拍攝到好看又純淨的角度 還是得多挪動一下腳步

 

 

 

 

 

 

即使屋頂上頭少了那肥肉般的豪雪 但今日陽光明媚藍天清朗

 

 

 

一派天人合一且自然和諧的合掌風情 依然是不可多得的美景

 

 

(つづ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Danny 的頭像
    Danny

    愛我乃瑋

    Dan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